寻访社鼓文化,思考传统习俗   

信息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赴杨凌非遗文化调研队    作者:李玉莹/文 刘思榆、李玉莹、杨艺恒/图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22-08-02
 

陆游《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的描写,形成了多少学子对社鼓的初印象。但是真正的民间社鼓,真的如大诗人陆游笔下所写的那样吗?为了更好的了解杨凌的非遗文化,揭开社鼓神秘的面纱,7月31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赴杨凌非遗文化调研队的同学们来到了杨凌区李台街道唐太宗李世民的出生地恩义寺,拜访西桥社鼓的传承人和表演艺人,在四位老师的带领下,成员们改变了对社鼓的传统印象,也了解和欣赏了社鼓艺术。

社戏源于古代官社或私社的祭祀、庆祝活动,随着戏艺形式的多样化,社戏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因各种戏艺形式细分化和专业化,诸如杂技、戏曲等戏艺形式逐渐独立并成熟,然后这些专业的戏艺团队又以合作或受邀聘请的形式融入各地社戏表演中。而社鼓就是社戏的其中一种重要的表演形式。据老师们介绍,西桥社鼓源于明,盛于清康熙年间,距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了。

不同于绍兴社戏以绍剧、越剧为主,西桥社鼓属于传统舞蹈,以舞蹈和乐器表演为主。广义范围的西桥社鼓是杨凌庙会时大部分表演艺术的总称,包括锣鼓、秧歌、社火、高跷等等节目;而狭义范围的西桥社鼓,仅仅指锣鼓表演。每年大型的社鼓表演通常只有在农历正月二十三和农历十月十三,而小型的西桥社鼓表演则在大型节庆活动(比如杨凌首届“农民丰收节”),红白喜事,开业庆典等等活动中出

现。现在的社鼓表演少则需要十几人,多则需要几百人。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西桥社鼓的表演形式和表演阵型在不断地发生着革新和变化,但不变的是历史传承下来老少皆宜铿锵有力的曲调和节奏。西桥社鼓的锣鼓队表演,曾创下了杨凌区连续六年的锣鼓表演第一名,现在也一直是名列前茅。同时在2013年代表杨凌区参加了首届关中鼓王大赛。

但是西桥社鼓作为大型民间表演艺术,也面临着传承问题。虽然在每个村都有不同年龄段的人参与学习社鼓这项艺术,同时自申请为杨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每周一、三、五都会有教学。但是参与学习的人员总是不固定,并且人员在表演时也存在组织不起来,表演不专业的问题。虽然西桥社鼓的表演人员很多,但是真正可以作为固定非遗传承人的却是寥寥无几。和成员们之前调研过的五泉曲子相似,现在的四位非遗传承人也是纯纯的为爱发声,做无偿的工作。在和成员们交谈的过程中,四位老师也表达出了“村校联合”的传承方式,希望他们的表演艺术可以走进校园,让更多的学生不仅欣赏这项艺术,更能学会表演这项艺术。

在中国,像西桥社鼓一样,只有在特定节日才进行的活动还有很多,比如庙会,端午节的赛龙舟,七夕节的乞巧等等。这些民间传统有的随着时间的发展渐渐地被人们遗忘,有的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被保存下来。而这些被保存下来的传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受众面广,群众易于接受。像西桥社鼓这样代代口耳相传的大型表演,至少需要有一至两个专门的艺术表演人员来传承,如果每个人只是在

表演之前进行临时的几天培训,也许这项技艺不会失传,但是其中所包含的历史文化将会失传。中国的表演艺术之美,不仅在其艺术美,更在于它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所以,我们在传承民间传统习俗的时候,不要仅仅的机械式的效仿传统,更要深入了解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259605b99416420990709590fd17f8bb.png

西桥社鼓

132b1f31eb68456489a90af1853bb3d0.png

西桥社鼓

443c79f40bca4ff6b28eab894483f575.png

西桥社鼓

e4a37aee80b54a79a3747727785db2f0.png

西桥社鼓


编辑:杨文俊 闫琦雨     终审:陈怀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