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芦苇画传承 守护白洋淀文化   

信息来源:创新实验学院    作者:卞雨萌 王婉泽/文 调研队/图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19-08-23
 

  8月18日,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洋淀芦苇画现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雄安新区调研队奔赴位于雄安新区安新县的杨丙军芦苇画艺术馆进行调研。通过参观、实践和采访,队员们对芦苇画的发展历史、文化内涵及对新区的重要作用有了进一步认识。

  白洋淀素有“一淀水、一淀银,一寸芦苇一寸金”之誉。白洋淀芦苇画精选白洋淀特种芦苇及其他材料,经选料、分类、切割、压平、雕刻、编织、烙烫、组装等多重工序制作而成。在杨丙军芦苇画艺术馆里,花草鱼虫、人物建筑、山水风景等芦苇画栩栩如生。展现了白洋淀美丽的自然风光,具有浓郁的水乡风情和乡土气息,同时给人们展示了白洋淀丰富的人文历史。

  2009年,白洋淀芦苇画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杨丙军和他的芦苇画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在外交部蓝厅举办的首推雄安新区全球推介会上,杨丙军的芦苇画被作为唯一官方礼品赠送外国使节。白洋淀芦苇画已然成为推广白洋淀乃至雄安新区文化的一张名片。

  今天,调研小队也有幸见到了知名芦苇画艺术家杨丙军。在采访中,杨先生指出,雄安新区打造白洋淀芦苇艺术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白洋淀地区四季分明,生长的芦苇皮薄、节长、韧性好,也造就出芦苇沧桑质朴的美感,是制作芦苇画的最好原料。第二,白洋淀不仅是革命老区,同时也是国家级5A景区,为芦苇画的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创作素材。第三,白洋淀从古至今盛产苇席,住民擅长于使用传统的编制技艺,为芦苇画的生产制作提供了***************保障。”

  欣赏每一部作品,做工之精美、构思之巧妙都让队员惊叹。看到队员对如何创作出画作中精美逼真的老虎皮毛充满好奇,艺术馆的师傅拿出一根根处理好的芦苇,亲自教队员如何在双手配合中剪出逼真的皮毛。师傅提到,就这一项剪出动物皮毛的技巧,他练习了足足三个月才初步成型。这一项看似简单的技法,却让队员意识到芦苇画的博大精深和创作的不易。

  生生不息的芦苇随着分明的四季沧桑变换,它陪伴了多少迁客骚人,又听到过多少渔舟唱晚。当质朴的植物遇上心灵手巧的华夏子孙,便有了古朴与现代齐飞,自然与艺术共舞。杨先生为我们介绍说,芦苇几乎称得上是植物的活化石。六千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就已经出土了芦苇的编制的残片,北宋的《太平寰宇记》中也记载了“淀中有蒲柳多佳苇”;《诗经》当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化身美好爱情的象征。这一意象跨越千年的风霜,至今仍活跃在白洋淀人灵巧的双手下。而杨先生则承上启下通过对芦苇进行工艺加工,使其完美的融入当代社会,他对芦苇做出的巨大贡献是不可小觑的。杨先生的芦苇画是当之无愧的“芦苇工艺,华夏一绝”。

  芦苇画艺术馆一行后,队员不仅感受到了白洋淀芦苇画艺术的博大精深,还深深被杨先生对芦苇画艺术的情怀、热爱和传承所感动。而采访结束后,杨先生却意味深长地对大家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是要看你们呀!是的,先辈的智慧代代相传,后人承接的不仅是艺术,也是故土的记忆,是生生不息的故乡之情。非遗的保护不仅仅需要艺术家,每一个华夏子孙都肩负责任。

  

  图一为队员采访杨丙军先生

  

  图二为队员参观馆内的芦苇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