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把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及习近平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精神进一步引向深入,积极引导我校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感知社情、体察民情,培养“一懂两爱”的学科情怀,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贡献青春力量,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现就2021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强农兴农使命担当
二、征集对象
我校正式注册的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
三、实践内容
坚持“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多方受益”的原则,促进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与教学科研有效结合,充分发挥学校实践基地平台作用,采用集中组织与分散行动相结合、项目化带动等形式,以社会调研、政策宣讲、农技推广、义务支教、环境保护、文化结对、产业帮扶为主要内容开展活动。
(一) 专项选题
1.“学思践悟 党史学习教育”专项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全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建设更加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正当其时,极有必要。2021年暑假,各院(所)团委组织团队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全面系统地了解我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理论、政策与实践,知晓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怎么开创的,切实保障党史基本知识的教育普及。
2.“乡村稼穑情·振兴中国梦”专项活动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2021年暑假,各院(所)团委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积极动员广大青年参与乡村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建设,组建实践团队,开展乡情调研、政策理论宣讲、科技支农、环保支农、教育支农、创新创业支农、文化下乡等活动,努力构建青年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新格局,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3.“青春聚力乡村振兴”专项活动
党中央认为,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依然极端重要,务必抓紧抓实,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党有号召,团有行动”,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校团委将以陕西省合阳县、镇巴县、城固县、吴堡县等县区作为我校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第一线,各院(所)团委应积极组织引导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开展留守儿童义务支教、乡村调查研究、三农政策宣传、技术推广服务、科学文化下乡、乡村就业创业、美丽乡村建设等专项行动。
4.“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专项活动
区域崛起,科教先行,支持西部高校建设是国家加快中西部发展的重要战略安排,也是促进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拓宽对口支援工作的参与渠道,创新工作方法,促进内涵式发展,把对口支援协议相关条款落地落实,提升***************培养质量,助力科学研究,促进我校农业科技与对口支援地区经济的紧密结合,构建布局合理、资源共享、运转高效的农牧业科技体系。各院(所)团委与西藏职业技术学院、青海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等校团委联合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方面不断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5.“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专项活动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回信重要精神,紧扣“建党百年”主题,大力弘扬跨越时空的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将红色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贯穿“四史”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厚植学生“爱党爱国”情怀;聚焦革命老区,开展公益创业,引导师生服务乡村振兴,在全国范围内打造一堂主题鲜明的思政大课、实践大课。各院(所)团委重点围绕科技、农业、环保等方面需求,结合大学生项目团队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支持大学生开展创业就业。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新创业专项经费、师生共创、校地协同等多种形式,努力实现项目长期对接,推出一批帮扶品牌项目和帮扶示范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6.“建党100周年观察团”专项活动
深入探索建党100年来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发展的新面貌与新成就,引导青年学子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研、观察询问等形式实地观察了解各领域各地区发展变迁的历史和现实,回顾新中国建国以来的历史征程,感受建党100年来我国的历史性成就、居民生活变化及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深化对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理解。
7.教师科研项目调研选题
为鼓励大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提升科研训练能力,增强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校团委前期从各学院(所)征集到40项调研选题(具体选题见附件1)。鼓励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协同组队,提升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服务教学科研。
8.“突出产学研相结合,促进实践基地建设”选题
充分发挥学校产学研紧密结合和学科专业特色,围绕学校试验示范基地及野外台站、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企业等基层一线开展考察、调研、体验、服务等形式的实践活动,了解基地运行情况及对周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自主选题
1.“传承红色基因 担当复兴重任”红色寻访团。组织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的实践活动,通过参观革命历史遗址、烈士纪念馆、历史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走访老一辈的革命者,亲身体验红色年代革命根据地的生活环境、深入挖掘党的历史和故事、探访红色革命基地的现状,发掘和利用红色文化独特的价值功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革命传统文化。
2.科学技术帮扶团。组织学生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开展行业专业调研、科研攻关、科技服务、企业帮扶、法律普及、环境保护、社区援助等专业实践活动,将专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积极倡导广大学生结合专业特色,发挥学科优势,开展各类专业实习、课程调研、项目攻关等实践活动,服务社会。
3.创新创业实践团。积极响应中央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相关部署,深入开展学习考察、创业体验、创业实训、市场调研等活动;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创新实践与就业见习活动。通过开展创新成果推广、企事业单位见习等活动,加深对专业的就业前景、发展趋势的了解,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4.教育关爱服务团。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特长,组建教育关爱服务团,到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的县(乡),协助当地教育部门开展学生培训,帮助当地优化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以关爱留守儿童为重点,组织大学生团队开展课业辅导、素质拓展、亲情陪伴等活动。
5.文化艺术服务团。重点依托各类学生艺术团(队)和文艺类学生社团招募组建服务团,以弘扬时代精神、倡导文明新风为目标,以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精心编排基层群众喜闻乐见、贴近基层生活实际的文艺节目,到乡镇农村开展巡回演出。
6.美丽中国实践团。组织学生深入基层以“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治理与利用”为主题,进行全方位的调研及科普环保知识,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高居民环境保护意识,促使他们在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治理和利用方面做出改进,帮助他们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形成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在解决土地占用问题、能源浪费问题、节能减排等问题方面做出贡献。
7.传统文化实践团。依托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特色活动成果,开展传统文化宣讲、展示、表演等活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风土人情、传统手工艺等传统文化进行实地考察,寻访当地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以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挖掘探讨传统文化的历史成就,以及在当代社会中所遇到的问题,向全社会倡导保护传统文化的理念。
8.“城市学子到农村·农村学子进城市”国情考察团。组织青年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展“城市学子到农村·农村学子进城市”国情考察活动。积极引导城市学子下到农村基层关注脱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的实施现状,并围绕三农问题深入开展调研,形成调研成果;引导农村学子到大中城市感受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巨大变化。
9.“寻访校友·传承西农精神”校友寻访团。鼓励广大学生利用假期之际,积极走访各地校友,传递母校信息,聆听校友教诲,收集对学校的建议。通过对校友的采访,了解校友的求学以及工作经历,挖掘西农人不同时期、各个阶段的故事,汲取当中的宝贵经验,进一步挖掘和继承发扬“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西农精神。
10.“守护绿水青山”秦岭青年使者专项活动。在秦岭保护区根据各活动开展区域的实际需求确定,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用科技的力量和科学的数据给予农户实质性引导,为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做出贡献;通过线上线下调查、走访调研,重点针对乡村生态、乡村文化建设提出可行性的改进措施和方法建议;协助乡村推进农业品牌建设,以美丽乡村建设视角切入,从农村经济与农业产业、公共服务和基础配套设施等方面着力,为服务地实现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打下基础。
11.“筑梦西农·引领梦想”暑假招生宣传活动。同一生源地区的在校优秀学生组建招生宣传志愿服务队,到毕业高中或当地重点中学开展招生宣传活动。通过拜访老师、招生宣讲、座谈交流、分享经验等形式,积极开展学校宣传,扩大学校影响力和知名度,吸引优质生源。
12.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专项,以政务实践、企业实践、公益实践、社区报到、兼职锻炼等为主要方式,引导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13.其他专项服务团。“不忘初心重走时代之路”宣讲团、“青春心向党、重温红色心”实践服务团、徒步考察渭河、延河、丹江、汉江等环保实践团、“博士团”暑期科技下乡专项、暑期政府见习实践团等。
四、组织方式
为突出重点,加强引导,学校将重点组建一批校、院级骨干团队,以提升活动实效和影响力。各院(所)团委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学生专业实践和基层需求,鼓励博士、硕士研究生参与,有针对性地申报立项,注重活动的实效和高水平实践成果的产出。
五、活动安排
1.前期动员、组队申报阶段(6月9日—14日)
各院(所)团委要积极动员,广泛宣传,充分调动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认真做好学生自组团队项目的指导和申报工作。各申请团队要围绕活动主题,联系指导老师,充分论证,撰写社会实践项目申报书。
2.项目评审、立项阶段(6月15日—21日)
各院(所)团委要认真做好项目组织申报工作。上报材料包括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申请书(附件2)、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申报立项汇总表(附件3)。以上材料于6月21日前,上交纸质版至北绣山活动中心团委社会实践部210办公室,电子版发至xinongsxx@163.com。
3.立项队伍培训阶段(6月22日—7月4日)
校团委及各院(所)团委将组织立项队伍开展新闻写作、安全知识、调研报告等专题培训。
4.活动组织实施阶段(7月5日—8月29日)
各院(所)团委要安排社会实践团队的带队老师,并聘请专业教师加强指导。各实践团队要加强沟通、及时反馈信息,确保实践活动扎实有效。校团委将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5.后期总结表彰阶段(8月30日—10月)
各团队在活动结束后,认真撰写社会实践工作总结和实践报告,在8月30日前完成结项工作。专项调研团队活动结束后需认真撰写调研论文,并在公开期刊上发表。10月中旬,学校将举行社会实践工作总结会,交流经验、展览实践成果、编辑优秀论文集等。
六、申报要求
项目采取集体组队申报方式,学校进行评审后确定,本年度拟组织400支队伍。
1.每支队伍学生人数为8-12人,带队教师1名,指导老师1名。活动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0天。各院(所)统一安排的专业教学实习不能申报。
2.申报项目学院学生占队伍总人数比例不低于30%,同时可吸收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同学参与。项目应根据事先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开展活动,同时应附上项目服务地准许开展暑期实践活动的书面材料。
七、保障措施
1.校团委将对校级立项团队和部分院级立项团队予以经费支持,同时也鼓励各学院依托实践教学经费、企业赞助等多渠道为实践团队配备资金支持。队员参与活动满60学时(每天按6学时计算),经考核合格后,计1个创新创业与素质教育学分。
2.相关学院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安全教育和带队教师推荐工作。
八、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院(所)团委要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实践育人活动的重要意义,并给予本院(所)入选队伍一定的经费支持,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有效引导,讲求实效。各院(所)团委要把握实践育人的特点,紧密结合本年度实践主题、学院专业特色及学生成长需求,做好项目设计及学生实践选题引导。动员、组织专业课教师、学生辅导员随团指导。
3.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各院(所)团委应推动多元化宣传模式,建立覆盖面广、可行性高的宣传机制,引导实践团队、个人通过视频(Vlog、抖音等短视频)、图片(影像日志、主题图册等)、文字(采访、宣讲等)等丰富新颖的宣传形式,扩大实践影响力。积极主动地在校内外各级媒体宣传报道我校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情况,大力宣传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积极引导实践团队、个人创新成果形式,鼓励以漫画、自制影视作品、期刊论文等多样化形式展现实践成果。
4.疫情防控,确保安全。以保证学生健康安全为首要前提,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中、高风险地区不得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低风险地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活动开展前,要充分研究形势,做好安全预案。根据地方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形势动态调整工作部署,如遇突发情况,应立即暂停相关地区的活动,妥善做好有关安排,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
联系人:郎 蕊 电话: 87092170
附件:
校团委 教务处 研究生院
学工部 研工部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1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