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暑期,我校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以“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时代”为主题,集中组织370支实践团队赴陕西、甘肃、宁夏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开展党史学习、理论宣讲、国情观察、乡村振兴、科技支农、义务支教、社会调查等主题实践活动,以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使命担当,将论文书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 学党史悟延安精神
“通过实践活动,我们深切感受到了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相信延安精神也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成为同学们的精神向导,指引我们为国家、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2021年7月7日上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思践悟 党史学习教育”专项活动队伍来到延安革命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感悟精神,铭记历史”。队员们从一号展厅走到六号展厅,体悟先辈们从长征落脚点到夺取全国胜利出发点的求索岁月。他们在展出的文物和史料前停脚阅览,仿佛回到了当年党在艰难困苦中领导人民抗战,带领人民走向胜利的峥嵘岁月。
纪念馆内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战斗、生产、训练、教育、生活的红色画卷跃然眼前,大刀把上的红绸暗红浓郁,陈旧步枪上的痕迹斑斑,军帽袖章整齐排列,将领们在前线阵地沉稳指挥,战士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一件件文物和照片,跨过历史长河,把背后蕴藏的动人故事和承载的伟大精神传递给人民大众,向我们展现了党和军队为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人民幸福与侵略者、反动派不懈斗争、艰苦奋斗的伟大革命精神,体现了党和人民同甘共苦、共同抗日的鱼水之情,引领同学们从历史中汲取真理、智慧、前行的力量。
千里烟尘书香近 乡村支教助振兴
“姐姐讲的恰巧都是我不懂的。”
“哥哥姐姐们,和你们在一起是我最快乐的时光。”
为助力乡村振兴,帮助当地优化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7月31日至8月7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情况调查团来到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夹道村进行为期8天的支教调查活动。活动以“关爱留守儿童,助力乡村教育”为主题,队员们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形式,温暖亲近的互动方式,为乡村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辅导英语功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业进步。
在社会实践正式开始前,队员们精心策划,做足功课,对每项工作都周密考虑、逐一落实,并共同参与了调查问卷的编写,充分了解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为实践的开展奠定基础。每天清晨,同学们前往夹道村开展支教活动,不仅与小朋友们通过一系列的小游戏增进感情,还为各年级的学生分发摸底试卷,分析掌握学生们的学业情况,不断调整、改进教学策略,做到因材施教,让讲述内容更加个性化。同时,注重综合素质和人文教育,帮助孩子们开阔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并且学有所获。
本次暑期支教活动也让队员们收益颇多,同学们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无论是投身乡村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亦或是教育建设和生态建设,都是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深入基层调研现状 推进乡村综合治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021年暑假,各学院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积极动员广大青年组建实践团队,开展乡情调研、政策理论宣讲、科技支农、环保支农、教育支农、创新创业支农、文化下乡等活动,努力构建青年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新格局。
7月6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建学院赴渭南市合阳县乡村振兴实践调研队初步展开实践调研活动,旨在探究当地乡村振兴情况和产业扶贫战略。调研队走访了南沟社区和牛庄村两个颇具代表性的村镇,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等方式,初步了解了当地乡村振兴战略支持下基层党建的努力和产业扶贫的进一步发展,为后续的调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解基层党建工作,调研队对南沟社区的乡村振兴工作进行初步访谈和深入调查。了解到当地基层领导班子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增收思路明晰,基础设施完善,社保体系建立,村庄和谐稳定”为目标,不断改善村上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为深入了解冬枣、香菇扶贫产业对牛庄村发展的带动作用,调研队深入各扶贫产业园,对扶贫模式进行深入调研。通过土地流转、入园务工、入股分红等形式,采取“村集体+园区+农户”的经营模式,产业园区拓宽贫困户收入渠道,增强造血功能,带动111户472人的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
“产业扶贫为乡村注入了甘冽的源头活水,在全社会的努力下,脱贫的步子迈的踏实有力,村民真正过上红火日子!”作为农林院校的学子们,同学们表示:“未来,要用知识武装自己,积极投身于乡村建设中来。”
红色筑梦老区行 非遗叶雕推广新
今年暑假,学校将红色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重点围绕科技、农业、环保等方面需求,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新创业专项经费、师生共创、校地协同等多种形式,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为提高非遗叶雕的宣传力度,传承红色基因,推动非遗文化叶雕技术的发展及其产品的推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科学院赴陕红色革命地非遗推广队不断寻求创新,寻找合作新商机,于7月2日出发前往商洛市、西安市和延安市,围绕商洛市和延安市著名景点进行市场销售调查,了解市场所需的情况,围绕游客、政府、企业、高校对叶雕文创产品的要求及购买情况,总结调研结果,并在西安参加作品展览。
“此次活动令大家受益匪浅,我们充分了解到非遗叶雕的发展侧重点与市场利弊,给叶雕的推广带来了新的活力。”动科学院研究生田博文谈到此次实践活动成效:“队员在进行交流和学习后对非遗叶雕推广充满希望,非遗文化的推广和贫困地区就业创业相结合,将新力量,新血液的加入而邂逅新机遇。”
安得广厦千万间 花椒致富记心间
“这对我们真是一件大好事呀,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能多陪陪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是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这还多亏了国家政策好啊。”一位回乡创业的年轻人谈到。小小花椒变身致富经,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带领村民打赢脱贫攻坚战。
为深入了解我国脱贫攻坚战所取得的优秀成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落地提供理论依据,资环学院赴合阳县同家庄镇西同鞮村乡村振兴调研队于7月24日进行了政府走访以及乡村振兴产业调研活动。
花椒种植是合阳县同家庄镇的特色扶贫产业,由产业带头人牵头,农民看到收益后自愿加入产业中。在调研中队员们了解到,花椒种植给当地带来了相当可观的收益,尤其是脱贫户,主要靠种植花椒实现脱贫。此外,队员们还了解到花椒种植技术是由我校专家定期提供专业指导,极大帮助了产业的发展。同时,为了解决花椒销售贸易问题,同家庄镇开办了花椒交易市场,以增加种植户收入。花椒市场填补了县北同家庄镇和百良镇7万余人、10万亩花椒市场交易空白,规范和集中了同家庄镇以花椒为主的交易市场,也便于群众销售花椒,并保持花椒价格的稳定。
通过此次调研活动,同学们清楚地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给农村发展带来的巨大效益,在政府关怀和产业扶持的背景下,在无数青年回乡创业的背景下,乡村产业真正实现了健康发展的巨大活力,描绘出一幅幅靓丽幸福的画卷。队员们表示: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我们将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