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仪式现场
校党委副书记吕卫东讲话
陕西省林业厅副厅长唐周怀讲话
校团委书记曹军会讲话
学生代表发言
合影留念
7月14日上午,2016年WWF“秦岭青年使者”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启动仪式在北绣山活动中心举行。陕西省林业厅副厅长唐周怀、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项目总监万慧、该校党委副书记吕卫东、团省委学校部部长潘磊等出席启动仪式,并为志愿者服务队授旗。
2016年WWF秦岭青年使者活动以“保护秦岭生态•助力脱贫攻坚”为口号,组织了6支服务队,共有100余名师生参与,分赴秦岭6个自然保护区,开展为期10天的科技支农、社会调研及环保宣传等活动。自2006以来,秦岭青年使者已经走过了十年,有超过25所学校、1700多名学生、300多名的教师和专家参与其中,30多个秦岭周边的社区受益,活动已经不仅仅是暑期社会实践,它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内在精神的品牌。“在第11个年头里,面对着高速变化的经济已经脆弱的生态现状,我们肩上承担着更多的责任,需要更加务实的态度和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去坚持更好的完成我们的工作,更重要的是需要同学们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不忘初心。或许你微小的行动就能改变一个农民家庭的生活,就能改变一个农村孩子的命运。”世界自然基金项目总监万慧鼓励志愿者们。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建功十三五•携手共筑中国梦”为主题,遴选350支社会实践服务团队,3900余名师生奔赴北京、内蒙古、宁夏、青海、甘肃、陕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20多个地(市),开展科技支农、文化宣传、教育帮扶、环境保护等实践服务。其中,为了进一步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面,学校专门组建了29支队伍分别赴陕西秦巴山区29个县区的贫困村、贫困家庭开展调研,全面了解当地农民基本生活情况以及扶贫模式,助力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实施。
校团委书记曹军会指出,今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呈现出四个鲜明特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产学研结合,紧密结合学校学科专业优势,强化实践基地的育人功能;探索以社会实践为主要载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征集了教师调研选题33项,分别组建校级调研类团队;;立足校内,面向社会,联合有关方面积极实施暑期社会实践专项工作。除校、院两级实践队伍外,还引导学生组建了“重走长征路、重温红色心”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实践团、“丝路新世界•青春中国梦”一带一路社会调研实践团、“井冈情•中国梦”大学生暑期实践季专项服务团、“向毒品说NO!”大学生禁毒宣传专项服务团等12支专项团队。
校党委副书记吕卫东在讲话中指出,长期以来,我校始终坚持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坚持“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就近就便全覆盖”的工作原则,每年暑期都组织开展内容丰富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出“项目带动”、“联合组队”、“导师参与”、“基层兼职”、“基地保障”等实践育人模式,打造了WWF秦岭青年使者、大学生村主任助理、田园使者、志愿者进社区等实践育人品牌工程。广大青年学子走出校园,深入社会,了解民情,在实践中成长、在基层成才,为自己的青春时光标注了时代坐标和基层导向,打上了艰苦奋斗底色。
“同学们,当走出校园的时候,我们是什么样,西农便是什么样。前方的路会有鲜花与朝阳,然而更多的是拼搏与挑战,青春无惧,青春无悔。让我们唱着欢快的歌,在前方的路上一往无前。”参与实践活动的大学生志愿者李菁祎同学表示,作为当代青年,应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充分展现自己的抱负和激情,胸怀理想,锤炼品格,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投身“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陕西省林业厅副厅长唐周怀宣布2016年WWF“秦岭青年使者”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启动。
除集中组织服务队外,学校还分散组织了“万名学子进万村”社会实践活动,发放介绍信15000份,要求每位大学生利用暑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撰写调研报告。同时,学校还积极参与团省委、省农业厅共同主办的2016年陕西省大型畜禽养殖场、百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场长(理事长)大学生助理下派活动,共组织45名同学开展助理工作。推选了53名大学生赴陕西省、铜川市、杨凌示范区、杨陵区等政府机关开展暑期见习活动。
为确保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并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校团委要求各学院要制定具体措施,利用社会媒体、校园媒体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和话题互动,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力和育人效果。后期,校团委将组织评选“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社会实践标兵”、“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社会实践优秀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