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如何飞入寻常百姓家   

信息来源:人文学院秦腔自乐班发展状况调研队      作者:宋坤霖 陆小娟   浏览次数:39   发布日期:2014-08-05
 

    8月4日上午,秦腔调研服务队队员来到杨凌福利院向福利院的办公室主任对福利院的秦腔活动进行了了解。老人们对秦腔的态度是开放型的。

    经过和主任的深入交流,了解到老人们的娱乐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不局限于秦腔一种形式。老人们有时会自己组织一些秦腔的表演活动,也有一些其他地方的组织来这边进行爱心演出,老人们还是时不时的能够欣赏到精彩的秦腔表演。

    问及有没有年轻人来交流的时候,主任表现出深深的担忧。说:“现在的年轻人都忙着自己的工作,一天连休闲时间都没有。”主要原因有四点:其一,随着杨凌日新月异的进步与飞速的发展,快餐文化已经在影响着这个小镇。年轻人已经无暇停下脚步坐下来喝一杯茶水慢慢欣赏秦腔这种传统的戏剧艺术,更何谈去感受它的魅力所在。其二,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数生活改革后对秦腔的历史不太清楚,戏文的背景和内容也不是很了解,再加上缺乏“秦腔通”类的人讲解。于是渐渐兴趣索然,失去耐性。其三,戏文里有很多生僻的陕西古话,有的甚至连老陕西人也没有听懂,更别说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来到西部谋生的年轻人,秦腔对他们的吸引力更是微乎其微。其四,现代文化的发展,新的娱乐方式的出现,人们观念的变化,冲淡了秦腔对人的吸引力。近些年特别是广场舞,秧歌舞,扇子舞等的出现,方便快捷,利于养生,防治疾病,老少咸宜,并且人们随时随地可以来上一小段。这些都对秦腔在杨凌的发展带来一些的阻力。

    秦腔何时才能深入杨凌寻常百姓家?这不仅是福利院主任作为一个爱好秦腔的人对秦腔未来的担忧,更是我们此次调研服务的目的。如何让秦腔这种老陕西活的艺术持续的发扬下去,任重而道远。需要大家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来保护秦腔文化,传统的精神。

责任编辑: 吴依伦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