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刘少奇旧居作为全国为数不多至今保存完好并供作公开参观的党史教育基地,至今仍然发挥着公益的教育和参观功能。
而今,旧居内刘少奇当年居住的房间里还复原了一个一比一等身的刘少奇伏案写作雕像。雕像栩栩如生,发丝分毫毕现。看着那宛若真人的雕像,不由得让人产生恍如隔世的时空交错感,当年的刘少奇同志就是在这面书桌前,挑灯夜读,著书立说。他殚精竭虑,用坚定的信念撑起了共产党前进路上的一盏明灯,点起了一粒星星之火,燎燃了整片华北平原。他身旁火盆里的木炭仿佛还没有烧尽,即使今天早已舍弃了火盆取暖的方法,可是看到那盏老旧的火盆,还是令人感到一丝亲切,它跨越了八十多年的时空,走过了一个多甲子的光阴,仍然坚守在刘少奇塑像的面前。它用斑驳的痕迹记录下那段短促而又紧张的55天,跨过了八十多个春秋的风风雨雨,似乎在诉说着什么,缓缓踱步在这个房间,好像打破了时间的界限。这盏火盆难道不正像当年的刘少奇?他踏入中原的土地,播撒革命的种子,拉起抗日的战线,他撒下一把抗日的星星之火,激起一片广大的抗日火焰,最终带领人民走向胜利,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这盏火盆也正像这所刘少奇旧居,在新时代,它告诉我们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这所小院矗立在这里,象征着革命先辈的优秀品质,坚定改革建设的崇高信念,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风雨无阻、砥砺前行。
刘少奇同志作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在中国的战争、革命、建设年代做出了一系列卓越的贡献,正是他孜孜矻矻,朝乾夕惕,进行不懈的斗争和理论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被大大推进,党的思想和政治建设也得以行稳致远。
今天,再次回望那段感人至深的斗争拼搏史,更能从心底里激发起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深深敬佩。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国共产党跨越重重雄关,迈过道道沟坎,即将迎来建党一百周年华诞。百年沧桑,党史辉煌,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更要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谱新篇,奋发进取,敢吃苦、能吃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庄重古朴的刘少奇旧居
渑池刘少奇旧居被设定为多个爱党爱国主题教育基地
“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刘少奇夫人王光美女士手迹
刘少奇伏案写作场景复原
刘少奇铜身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