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 大有可为   

信息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赴杨凌、西安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    作者:张哲珩/文 张敏 崔茗轩 苗晏杰 潘留洋 张茜 杨梅/图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22-07-30
 

百亩大棚塑料膜上未干的雨滴闪烁着七彩的光芒……7月27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赴杨凌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揉谷镇揉谷产业路的嘻哈农园参观。

迎着雨后初晴的灿烂,实践团一走进农园的大门,就被不同于其他农庄的高大办公楼所震惊。在这里,实践团有幸拜访了西北瓜王、全国劳动模范王中来先生。

王中来曾多次做客央视焦点访谈,登上央视“亿万农民的春晚” ,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五一劳动节”庆祝大会,在杨凌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园里向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汇报,参加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习……王中来先生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培训证书多达65个。

“到农业一线了解学习,有利于加深对书本知识的认识,更有利于对新时代农业的认识。”对实践团调研的绿色技术知识,王中来先生表示大力支持和提倡,向实践团介绍了耕地质量提升与保育技术、农业控水与雨养旱作技术、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和重金属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实施情况。

事业越干越大,底气从何而来?面对我们的提问,王中来先生脱口而出:“我的背后有一座大靠山,就是西农。”据王中来介绍,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他尝试过很多农业形式,但最后都赔得一干二净。自2012年,王中来走进坐落在杨凌农科城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这所农业高校,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

“不懂就请教专家,不会就问,有培训班就上,专家们也没有架子,愿意指导咱这农民。”说话时王中来的眼中仍有不尽的感激。从此,王中来与西农的很多专家教授结成了朋友,不断向他们学习农业科技知识,请他们指导种植技术,很快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成为一代新农民的典范。

“有叫我王老师的、王总的,还有叫我王教授的。”他乐乐呵呵的说,“但我更愿意大家叫我农民,是新一代高素质的农民。”

什么是新一代高素质农民?王中来说,“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五”全国新型农民培育发展规划》中所说的,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时代农民。”他同时勉励我们,农业是经济和民生之本。作为新时代的西农学子,拥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优秀资源,更要努力学习,不轻农,不忘本,把根扎到新时代农业上,为中国的农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王中来表示,自己将撸起袖子加油干,做西农和杨凌校区融合的排头兵,让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从这里飞向全国,走向世界!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作为西农新时代的共青团员,我们将向王中来先生学习,把“诚朴勇毅”的校训牢记心间,把新时代农业的创新论文写在大地上,真正用青春之双手托起祖国农业明天的太阳。

6cb4d9fc162347b6be0363c5ca82c9c5.jpg

采访时刻

老人讲述张周勤烈士事迹


编辑:王悦     终审:陈怀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