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返乡创业 混合农产品构筑乡村振兴新格局   

信息来源:水建学院    作者:曹子娟/文 吴宇伦/图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22-07-30
 

7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建学院赴莱阳市产业振兴调研团来到了位于莱阳市万第镇南于格庄村的如果丽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如果丽生态农场进行实地调研的同时采访“如果丽”品牌创立者孙俊丽,以了解混合农产品产业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

队员们首先来到了集观光采摘、休闲餐饮于一体的如果丽生态示范园。在相关负责人的介绍下,队员们了解到如果丽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走的是“互联网+生态农业+农旅一体化”的发展之路,目前园区已基本建成,三座温室蔬菜大棚依次排列,还布局了花卉大棚、水库垂钓区等。

随后,队员们线上连线采访了如果丽品牌创立者孙俊丽。孙俊丽2009年从青岛农业大学毕业后,在烟台市一家公司工作;2013年底,在和丈夫董晓伟沟通后,她决定辞职回丈夫老家——万第镇南于格庄村进行创业。辞职后,孙俊丽租赁了村东一片没施用过化肥和农药的荒坡地,创办起家庭农场,产品全部网上销售,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接下来,孙俊丽向队员们讲述了自己和如果丽产业的创业故事。2017年5月,她成立了莱阳市如果丽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自己任理事长,吸纳了13位村民社员,共同生产、销售生态农产品。经了解,合作社先后发展了桃子、大樱桃种植基地200余亩,建设了冬棚式蔬菜大棚,种植西红柿、黄瓜等生态产品,产品全部通过网络销售到全国各地。在孙俊丽的带领下,社员们改变以往传统的种植方式,科学种植特色农产品,实现了优质优价。她种植的芋头网销价格每斤达6元,比当地市场售价高了5倍,且供不应求。合作社业务不断扩大,也吸收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

“现在我们销售的都是初级农产品,附加值低,未来我们打算将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在被问及产业未来发展方向时,孙俊丽如是说,“比如生产莱阳梨膏、花生油、纯净水等。今年,我们还计划跟别人合作新建一座梨膏标准加工厂。现在这些都在稳步推进中,每天都能看得见进步。”

当被队员们问起创业经历时,孙俊丽一如以往每次面对采访时那样一再强调,每个创业者自身的条件不同,自己的经历只能借鉴不可复制,不能误导别人。创业艰辛,从来没有捷径可走。

通过今天的调研活动,队员们不仅见证了混合农产品产业如果丽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对南于格庄村乡村振兴有力的推动作用,更从对孙俊丽女士的采访中学到了大学生返乡创对乡村的深远意义——灼灼芳华不负,以梦为马可期。

cb0166dbea014f599fdc6b5130de328a.jpg

大棚里的作物

99952334508d4b42b495eb826845c89f.jpg

前往如果丽生态农场

84685adac3934fbdb88b9d99a4e682d0.jpg

如果丽生态农场外景

bf486ae5f011491eb6a0083379128e2b.jpg

在生态农场参观


编辑:谢璐     终审:陈怀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