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寨西行 乡村振兴梦   

信息来源:食安则对队伍    作者:杨喻淇/文 张鹤云 刘天/图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22-07-30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因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赴杨凌周边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为促进新农村食品安全与健康建设,充分发挥地理优势与专业特长,秉承“乡村稼穑情,振兴中国梦”的宗旨,在2022年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赓续建党精神,聚焦人民福祉,于2022年7月27日赴杨凌寨西村展开了“食品安全行、健康中国梦”的主题调研。

寨西村,坐落于渭河流域关中平原腹地,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凭据得天独厚地理优势与科学技术产业依托,寨西村已早早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了以经济作物种植与特色面点加工的代表性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那么,该村关于食品安全与健康的状况如何呢?请跟随我们来到寨西村一探究竟。

初到寨西村,一切被花草树木笼罩,阡陌交通、房屋错落有致,路边雏菊缤纷、甚是好看,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

“你们大学生来实地调查农村实情,不仅对于你们的学习研究有利,我们也感到十分的温暖。”寨西村党支部书记与队员们进行了亲切的交流,并对本次的调研主题表达了高度的认可。

正值民众做午饭的时间,调研小组来到了村民家中,走进农家厨房,考察并参与到了乡村食品的制作过程,并与民众进行了交谈。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目前各个年龄段的村民不仅对于食品安全已经具有较高的认识与要求,并且更加追求食品的绿色与健康。几乎每家每户已经普及了现代化的集成灶具,厨房较为干净整洁。当小组成员问到在做饭途中调味相关的问题时,一位奶奶说:“之前会多放油盐让饭菜更香,但现在会严格把控用量,油、盐吃多了不健康。”王阿姨是其孩子幼儿园家委会的负责人,她在谈话中表示,经常会参与到保证幼儿园孩子们食品安全健康的各种活动中,确保孩子在幼儿园“吃的安心、吃的健康。”同时,村民们对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中进行食品安全、饮食健康的科普等活动表达了期望。

随后,调研小组又来到当地的餐饮行业与食品加工产业,对当地食品生产条件进行考察。

当地的餐饮行业大多以家常菜为主,营业执照较为齐全,但本应是一季度一登记的食品安全公示栏已经泛黄,透露着久远的沧桑。在与营业者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因为农村餐饮行业规模小、分散化等特点,再次由于其处于邻里之间的熟人社会,消费者要求较低,食品质量与餐饮环境监管存在着不严格、不到位的问题。

在当地一家面食生产作坊的调研中,小组成员惊喜地发现小小的作坊中已经具备了从和面到成品的一整套标准化的机械生产设备,食品专业的同学与店主专注地探讨了机器的设计原理及使用方法,深刻地感受到了创新兴农、科技强农的强大力量。

然而该作坊的生产环境却不容乐观,此时正值酷热,作坊中的蚊虫问题较为严重,但店家并未采取有效地措施避免蚊虫对食品的污染。具了解,该四十余平米的作坊一日便可生产数千个馒头,供应当地的商超、饭店等,而这种粗放的生产环境不禁引起了大家的担忧。

“土坑酸菜是我们小时候就有的生产方法,当时的酱菜厂工人就是穿着胶鞋在土坑中腌酸菜的,要不然别的方法做出来的味道也不一样。”在针对食品生产卫生安全的采访中,一家面店老板如是说到,她已经在杨凌经营面食生意二十余年。

我们发现,不论是以 “土坑酸菜”为例的食品生产行业还是以“油多盐多饭才香”为例的食品制作过程,我国农村地区都不同程度存在着传统的、粗放的食品生产方式与饮食观念习惯与现代卫生、健康标准追求的矛盾。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将“三农”问题纳入党工作重中之重,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使命,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与改革开放、全面小康进程的视域下,农业农村粗放的、传统的食品制作与生产与现代人对健康、卫生标准的矛盾日益凸显,不仅生产者与消费者缺乏对食品制作方法健康性与生产流程安全性的主动关注,监管者对遍地开花的小规模食品生产企业与餐饮行业缺乏足够的监管力度与强有力的监管手段……因此,此次调研对小组成员影响颇深:当代大学生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推动我国现代化食品安全发展、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的重担抗在肩膀,用毕生所学贡献社会,才能守住“舌尖上的安全”,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调研成员与民众进行交流

深入当地餐饮行业调研

寨西村党支部书记与队员亲切交流


编辑:王悦     终审:陈怀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