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八七”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信息来源:讲好“八七”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作者:王任驰/文 王任驰/图 浏览次数:647   发布日期:2021-01-26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四史”重要指示精神,响应学校“行百馆传承红色基因,学四史争做时代新人”的号召,经济管理学院农经1901班王任驰同学于2021年1月25日赴湖北省武汉市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调研学习。

八七会议会址是民国九年(1920年)英国人建造的一排西式公寓中的一个单元。馆舍共三层,由基本陈列展厅、辅助陈列室、临时展厅、复原会场和办公用房构成。八七会议会址作为记录“八七会议”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载体,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转折,在进行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927年8月7日,根据共产国际指示和党内同志的要求,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李维汉、翟秋白、张太雷、邓中夏、任弼时、顾顺章、蔡和森、毛泽东、陆定一、王一飞等21人。参加会议的还有中共中央秘书处处长邓小平。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和纽曼也出席会议。会议主席李维汉,实际主持人瞿秋白。会议第一项议程,由毛泽东在会上批评陈独秀右倾错误:第一、在国民党问题上,党中央在国共合作的国民党中始终没有当“主人”的思想;第二、在农民问题上,党中央不支持农民革命;第三、在军事问题上,“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毛泽东强调“秋收暴动非军事不可”,党“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749dcd640e80481fa1fa3b1829ea0e79.jpg  

                                            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

“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身着长衫、操着湖南口音的毛泽东激昂地说。这是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伟大的历史转折——八七会议历史陈列》利用幻影成像再现的一个会议场景。“风云突变”“力挽狂澜”“星火燎原”,陈列讴歌着中国共产党不畏艰险,挽救中国革命于危难。

068f577fd0e94649845c69f0e49c299b.jpg

部分陈列

八七会议以后,中国共产党人按照会议精神,在黑暗中高举起革命的旗帜,以血与火的抗争,回答国民党的屠杀政策,领导秋收起义、黄麻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逐步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八七会议虽然会期只有一天,但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绝处逢生。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评价说,在中国革命处于严重危机的情况下,八七会议的及时召开,并制定出继续进行革命斗争的正确方针,使全党没有为极其严重的白色恐怖而惊慌失措,重新鼓起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勇气,从而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5d713438d427459ca76e5f01c36ab52c.jpg

八七会议会址

讲好“八七”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我辈之青年义不容辞。深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了解红色历史,走进红色基地参观调研是最好的办法。通过此次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调研学习,队员了解的不仅是历史事件本身,更多的是对“四史”的学习。了解了党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转折,有助于深刻把握党的历史发展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进程,新中国的伟大成就及青年学生的伟大理想。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更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攻坚克难的意志,练就拨云见日的功力,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编辑:史涵睿     终审:陈怀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