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打破狭隘地域观,更好利用现有资源,在传统文化不被破坏的基础上帮助村落发展,为秦岭古道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供现实依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秦岭古道传统村落文化资源保护策略调研队于7月13日出发,先后前往石泉县后柳镇长兴村和眉县首善街道办葫芦峪村开展为期十天的调研活动。
初至后柳镇,队员们就和众多慕名而来的游客一样,被这座文化古镇及其特有的美景所吸引,古镇外宽阔的汉江安静的流淌着,渔者、游者流连其中。一句流传多年的“饮完后柳水,再食汉江鱼”是对当地居民生活的高度概括。傍晚热闹的广场上上演着当地的民俗表演,广场舞队伍也活跃其中,鼓声、歌声、音乐声交织在这座古镇上空。
随后,队伍前往长兴村开展调研。恰好队伍里有一名精通石泉方言的成员,这使得接下来的调研工作少了许多阻力。队伍在与长兴村村委会负责人取得联系后,并同时通过民访和问卷调查对该村情况进行进一步了解。整理所得,队伍了解到,长兴村村内有较多的古树名木和历史街道,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加之文化教育条件落后,村民们对于乡村振兴战略也了解甚少,当地对于传统技艺的传承和传统文化的保护效果并不理想。最终,队伍选定长兴村三处主要文化古迹和特殊地标作为接下来的重点调研内容,其分别为现存的一座由清朝朱姓官员修建的朱家大院,被当地推崇的龙王庙和以风景秀丽著称的中坝大峡谷。
图一为队员们与村长进行沟通交流(长兴村)
经过与村长和多位村民的交流沟通,调研队了解到长兴村除过现存的朱家大院,还有三棵古树和一个有着神秘色彩的龙洞,队伍兵分两路,一队前往探索龙洞和古树,另一队前往朱家大院。龙洞和古树距离村委会五公里,热心的村民和村长骑车载队员前往。三棵古树饱经岁月洗礼,却又姿态怡然,但一时无法判断其树龄,而神秘的龙洞规模并不是很大,但其美丽的传说却流传甚广。另一边,朱家大院因年代久远已显衰迹,尽管政府重新修缮了大门和内壁,然而外墙的斑斑脱层使大院仍摆脱不了破败二字。院中居住着三位老人,他们依旧保持着原有的生活习惯洗衣做饭、翻晒庄稼。而对于龙王庙,调研队了解到,该庙有许多流传甚久的传说故事,村民们几乎每天都会到庙中供奉神像。在庙旁亦有一股非常清澈甘甜的山泉,村中人将其称为“神仙水”,并认为对人体有好处。在今年农历六月初五村民集资为龙王庙进行了修建,古庙虽然有一些简陋,但丝毫不影响村民对它的重视。在长兴村的最后一天,调研队经过了中坝大峡谷,其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再一次震撼了队伍中的每一个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大家也陷入了沉思,怎么样才能使秦岭拥有的传统历史文化及宝贵的自然资源得到传承和保护呢?对这一问题,不少村民给出的愿望是:虽对秦岭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对于推动村庄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发扬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开发和利用要适度,既要保护好祖先留下的财产,又要注意宣传的手段和方法,村民也希望在进行开发的同时,更多的将现代化与传统相结合,更好的向世人展现秦岭的魅力与文化。
图二为队员们在长兴村合影
7月17日,调研队关于石泉县后柳镇长兴村的调研在当地村民的热情配合下也全部结束,队员们依依不舍地告别这片淳朴而又热情的土地,准备赶赴下一个调研地——宝鸡市眉县首善街道办葫芦峪村。
调研服务队依计划先前往宝鸡市眉县首善街道办葫芦峪村委会,通过现场参观采访和调查问卷的形式进一步开展调研。服务队到达村委会,在向工作人员说明身份和来意后,受到了工作人员的热情招待与配合。在采访中,队员们了解到,葫芦峪因其形状如葫芦而得名,是著名的三国古战场,对应《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三回中所描述的一场精彩战役——“火烧葫芦峪”,虽然这段故事不见史籍,但谷口半崖上存留的黑色石层和兵家的晒粮冢,依稀可见1800多年前古战场的火烧残迹。除此之外,当地还有武侯祠、药王洞等景点。此间工作人员带领队员们进入葫芦峪村史馆中进行参观,并对相关展品进行解说。展品中既包括许多出土的新时期时代的文物,又包括着清末时期的“裹脚鞋”,墙面的图文展板上既展示着对过往历史的记载,又诉说着当今新时代下的发展历程。在整个过程中,工作人员面对队员的各种问题都一一耐心作答,认真的帮助服务队完成调查问卷的填写,并对许多内容进行细致讲说,服务队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对当地历史、文化遗迹、发展概况等有了更深的了解并搜集到相关材料,随后确定武侯祠和药王洞两处进行着重考察。
图三为队员们在葫芦峪村合影
7月20日,在村民热情的指引下,调研队寻到武侯饲,见到了已经主持武侯饲多年的老道长戚法成,道长一身简朴的道袍,透着几分仙风道骨。在道长工作兼生活的房间内,队员们开始了采访。聊起武侯祠,老道长满是追忆,又满是感慨,这祠的前世今生,这祠内的一砖一瓦都在老道长详细的讲述下鲜活起来:这武侯饲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驻兵之地,后其又率兵伐魏,积劳成疾,病卒于此,后人为纪念诸葛亮遂建武侯饲,庙内最为贵重的物品是三国时期留下的古木,其中一颗古木因雷击而毁,但剩余的保留完好,老道长住于此亦是为了守护好这些见证历史的古木。随后道长带领并向大家讲解祠内的主要建筑。武侯饲整体规模不大,饱经沧桑,现存饲宇建筑大致完备,主要建筑包括山门、正殿、配殿、钟楼、鼓楼、东西厢房等,正殿供有诸葛亮坐像,殿门有石碑四块,刻有《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由于资金缺少,许多设施都未修缮。道长在向队员们讲解庙宇之时,不时劝诫大家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采访最后,老道长为每位调研队员挂上代表好运和吉祥的红布条。队员们既为道长的勉励和祝福感动,又为道长对于武侯祠遗址保护工作的坚守而佩服。
次日队伍到达药王洞,在对附近村民的采访中了解到,葫芦峪药王洞以及周边道路在三村村民的支持下,于2015年开始进行重修,拓宽硬化了道路,使其上接310国道,下通渭河大道,药王洞的风景也因此更加秀丽。药王洞于每年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时开庙会以祭拜药王孙思邈。据说,曾有一幅壁画画着孙思邈骑着老虎为龙医病,所以才有了“龙抬头”的典故。在药王洞内张贴的一句“与善者同行大爱无疆”,大气磅礴,倡导人们修身养性,积德行善,体现了葫芦峪村民至德至善的精神追求,队员们无不被此和谐的精神文明氛围感染。而此时调研也就接近了尾声。
十天很快就过去了,调研队每天傍晚定时总结当天所得,整理资料,各队员各司其职,采访、问卷、路线安排、节点拍照测量,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队内成员相互团结配合,确保了队伍每天工作的顺利开展。之后,队伍将会对所得的全部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为此次调研画上完整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