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焕新颜,故人得安否   

信息来源:陵东村村主任助理    作者:张弛/文 周悦/图 浏览次数:143   发布日期:2017-11-01
 

  天气转凉,揉谷乡陵东村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样经历着秋雨。陵东村的村民们和来自人文社会发展学院的两位村主任助理也因暑期分开已有数月,周末早上由于杨凌开展自行车邀请赛,村助们无法按约定前往陵东村开展活动,便于2017年10月23日周一下午前往旧地拜访故人,看看村里的变化。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还未进村一眼看到村口的厂子规模又扩大了,邻着公路的岔路口被一排隔音墙取代,有外围闲置的一大片土地上停着挖掘机,土里遍布碎石,是在开发项目。

  进了村子,有青壮年村民们还在田地里忙活,房子周围整整齐齐码放的苞谷棒子金灿灿的,有儿童环绕嬉戏打闹。两位以此看来村民们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应该经历了不错的收成。醒目的是健身器材在添置、重新粉刷,新农村建设要求当经济形势在持续好转时,精神文明建设也是需要齐头并进的。

  沿着熟悉的小路走,在桥头第一家便是那位名字中带“智”字,兴致很高且热情健谈的老人的新家了。可以看到已经完工的建筑,白瓷片修饰了红砖墙,透过植物间的空隙可以看到墙外一小片开阔的空地上有几位年长的人围坐在一起,环绕着一条方桌,不似当年草丛边的一位了。西方是先富后老,中国则是未富先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各尽其责,老人们在不再充当主要劳动力后,能够老有所依外,还要面对老有所学、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等社会命题。要想让每一个老年人颐养天年,绝非发放养老金便可一劳永逸,政府必须承担起更多责任。

  接着走便路过那位给柿子树干裂树皮涂抹泥巴的老人家,柿子树上结满了橘红色的柿子,真如书中描述陕北的红灯笼似的,以此看来柿子树成活了。人对自然发自内心的爱护会溢于言表。但是,对面的河水不知为何,源源不断地冲下一些生活垃圾,在湍急河水的漩涡中沉浮。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在逐渐变高,都希望能有干净的水喝、清新的空气、安全放心的食品等,这就需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它的提出可以认为是中国未来发展及建设的一项战略基础。

  这次回村,村助们通过重新拜访旧时人、旧时地点,看到了新变化下的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要适应新时代,需要统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向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而不断努力。

  、

  老屋焕新颜

  


编辑: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