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札记】与专家对话,助力南音传承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17-07-26
 

  曾家阳: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项目传承人,泉州南音艺苑剧团副团长,国家二级演奏员,泉州师院艺术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

  为更加深入了解南音这一闽南文化瑰宝,精准把握其发展脉络和演奏技巧。调研队同学联系到了南音传承人曾教授。曾教授出生在一个南音家庭,从家庭耳濡目染、拜师学艺,直到进入南音剧团。如今他的学生上百人,其中还有高校本科生、硕士生。他从事南音工作近30年,经历了南音的起起伏伏。

  匆忙拜师 深夜学艺

  1976年的一天夜里,市区承天巷深处一户人家里,几个老人正拨弄着各种乐器,琵琶、二弦、三弦、洞箫、拍板……屋里的大墙上挂着一张乐谱,起首的名字是《怀念周总理》。在昏暗的灯光下,大家调整好乐器。演奏者们小心翼翼,乐器发出的声音低沉婉约,然而刚过不久,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就像叫停的命令,弦友们按定乐器,音乐声戛然而止。

  在那个年代里,是被禁止学习和演唱旧南音的。所以检查的人进来后,看到墙上的乐谱是关于怀念周总理的内容才离去。而老人们则又纷纷坐下,重新开始了演奏。这一紧张的时刻,不仅几个老人经历了,屋里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也看在眼里。

  在之后几天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在承天巷深处的那个老屋里,几个弦友约定好了一起弹唱。最后只来了一位老人和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老人见孩子对南音兴趣十足,便主动教他一首简单的曲子,并收他为徒。天亮了雨停了,男孩也把曲子学会了。这个男孩就是曾家阳,出生在一个充满南音氛围的家庭里,从小的耳濡目染让他对南音满怀兴趣。也就是在那个雨夜,12岁的曾家阳终于实现了自己小时候的愿望,从此走上了南音这条路。队员们听了曾教授的学艺之路,油然心生敬佩。队员张国鑫感叹道:“只要有恒心,铁杵磨成针。学习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要不断克服困难,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曾苦于没有观众 现在桃李遍天下

  曾教授和同事们对南音的热爱,有不少因素是由于观众们的热情,但当观众们的热情不再,剧场里的知音越来越少时,演员们的热情自然也随之远去。当初和曾家阳同一批进乐团的伙伴,如今只剩下三四人,“有人出国,有人‘下海’,有人下岗”。曾家阳说,一个伙伴曾邀他一起做生意,他也随着经营了一段时间,但内心还是在犹豫:“去还是留?”再三斟酌考虑,他毅然决然留了下来,决心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南音。

  从一名普通的琵琶手开始,直到现在的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这一路上他经历了许许多多故事。曾教授想起这些,才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当初走上南音这条道路的原因。“走这条路是我个人的天性使然。”曾教授说,长期从事这项职业,自己其实也沉浸其中。那么既然选择了符合自己性格的道路,就应该继续把它好好地走下去。谈到当初的抉择,曾教授风趣地说:“当初那个邀我做生意的朋友,现在买了别墅,有了几辆汽车。”不过曾家阳说他没有后悔,“我现在有了自己的学生,而且很多都很出色。”“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听完曾教授的故事,队员张建成感叹道。

   文化的传承 发觉其特有的元素

  曾教授讲到:“艺术的传承和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福建地区相对国家西部其它地区来讲,不管是从经济的发展还是文化的丰富性来讲,都稍有些优势,原因就在于其发展起步早。在早期祖国处在一穷二白的起步时期,海外华侨通过各种方式向家乡的同胞提供了大量帮助,维持了福建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借助港口优势,大力发展经济。所以南方的经济、文化都相对发展较快。因此,曾教授总结到:任何一个地方的某项艺术文化的传承,都要建立在经济的极大繁荣之上。

  “你们青年一代正是处在学习和知识沉淀的最佳时期,所以要更加努力将我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发扬光大。”访谈结束时曾教授送给队员们的寄语。发掘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我们永远在路上。

曾教授

现场访谈

记录

合影


编辑: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