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乡村,探访秦腔     

信息来源:人文学院秦腔自乐班发展状况调研队      作者:蔡忠平 宋坤霖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14-07-03
 

    7月29日下午,我们三下乡小组一行五人抵达西安临潼区土桥乡黄沟村,就关于秦腔的传承和自乐班的发展状况展开了调研。

    经走访得知,黄沟村在几年以前还有自乐班的存在,后来便逐步解散了。一位曾是自乐班成员的老爷爷告诉我们,“老的老了,年轻的出去了,年幼的不学”秦腔的传承出现了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老爷爷告诉我们,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前,集体经济时代,大家空闲时间比较多,娱乐设施少,所以那时的秦腔在村中普片走红,受到大众的喜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后,人们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少,都忙着挣钱去了,所以表演秦腔的人也逐渐的少了下来。之后,我们又找到了黄沟村的村支书,他告诉我们他也想主持重新组建一个秦腔自乐班,但是由于缺少相应的人员,村里会演奏秦腔的人也只有三四个,还都腿脚不方便,平时都是自己在家唱两口,也没想过聚在一起。从一些年轻人的口中我们得知,他们既不愿意学秦腔,也不愿意观看秦腔的表演,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秦腔的演出还缺少观众基础。

    从几次的走访调研结果来看,秦腔自乐班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国瑰的继承面临着一定的危机。我们队员都不禁感叹,希望在走访下一村时所了解到的不是这种情况。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