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风采
首页» 团学组织» 学生会» 学子风采» 最评论» 奥斯卡式狂欢

奥斯卡式狂欢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16-03-02 浏览次数:

我其实不想说赞美的言辞,对于这样一部产出目的本不是为了获取掌声与鲜花的影片(不管投资人怎么想)。冷门也不是夸赞的一种方式,尽管它收获数座小金人实在吸引眼球。这么一群人顶住压力持续聚焦一件事,实在无愧于新闻人的本心。而我不说影片,只说奥斯卡,它正是暗中洞悉市场变化,不说一语,风平浪静地安排,直到最后爆出结果,获得皆大满足的狂欢。

 奥斯卡众所周知的诟病,再加上几十年来的颁奖积累,足以令人分析出它的规律。说到底,它也只是一场成功的仪式,神秘,神圣,拥有无数教徒,他们期待与欢呼,他们在评论和褒扬中获得满足。你看,这样的我也是一分教徒。

 这部影片是良心,无可争论。其实每一部顶着重重压力拍出来的社会纪实类影片都是良心。我们确实应对他们及他们背后的真实事件表示尊敬。《聚焦》反映在席卷波士顿的著名牧师性侵案中,“聚焦”小组与教会争,与政府争,与更背后的无形压力争。没有背景,仅凭案卷记录,逐个调查,长达一年,数百份证词,厚厚的卷宗,还有最长久的坚持,一桩雪藏的案子翻了出来,一波轰动的气浪翻越了大平原。参加威尼斯电影节以来,据称,电影院场场爆满,落幕不息掌声。弱势群体的题材吸引平民眼球和同情的时候,也正是舆论最盛的时候,无数人为良知犹存热泪盈眶,看完影片走出剧场,仿佛看见了人间的正义和爱。而奥斯卡在这个时候宣布此片斩获数项大奖,实是民意所归呢。

      其实文化从来都是和商业捆绑销售的,没有离开商业而游刃有余的所谓阳春白雪,正相反,文化的大多数消费者正是没有能力却有着巨大传染力的“下里巴人”。所以再逼格高贵的文化都不得不向传播低头,只不过不必那么低,像地方媒体一样不得已每天播出市民鸡毛蒜皮栏目罢了。所以奥斯卡——或者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同样,也是一场迎合市场的仪式。若没有人们对电影的消费和热爱,若没有大众都信服的评奖,迟早会像台湾金曲奖,威力大不如以前,更何况几十年举办下来仍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奥斯卡,真的是一场成功的文化经营。谁敢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没有从中受益,而好莱坞电影甚至西方电影,全球文化都被其引导了方向。文化和经济成功捆绑,资本主义绅士有一套财富积累秘笈,我们也应当学习。现在教材里大规模普及社会主义文化,普及市场经济,而经营还是老一套,吸金电影纯吸金,文艺片高贵到没票房。我们的狂欢还停留在对于金钱和消费的渴求,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文化从事者要负起这一担当,努力开创真正有理想有水准的文化产品。

不过我也看到,有《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燃起了中国动画黄金时代的热血,有《一个勺子》、《山河故人》问心无愧也同样票房有成,还有山影出品的佳剧《琅玡榜》、《伪装者》等,这些足以让我们重拾文化崛起的信心。
       顺带一句,奥斯卡两年只有白人演员入围,调侃华裔的廉价笑话还在网络上游走。我们不需要只是蹭红毯搏出位而没有一丝演技的所谓影星,也不需要演导唱三栖的“全才影星”,我们只需要能踏踏实实做好自己本职任务的演员,哪怕噱头炒作并存,我们愿意给他应得的报酬,这难道不是他们应得的吗?
       奥斯卡式的狂欢,是影迷的狂欢,也是举办方的狂欢,同时它最初的目的没有抹去,电影也发展为人们最重要的文化生活之一。这样的仪式,我愿意接纳,至少他是真心诚意地赚钱和规规矩矩地颁奖。

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