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首页» 团学组织» 学生会» 新闻中心» 分会风采» 【人文学院】“百年献礼庆华诞 学好四史书青春”——流淌在党骨里的血液

【人文学院】“百年献礼庆华诞 学好四史书青春”——流淌在党骨里的血液

来源:“百年献礼庆华诞 学好四史书青春”系列征稿 作者:王永安 发布日期:2021-04-06 浏览次数:

2021年,一个非凡的年份:引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斗争走过百年辉煌历程的中国共产党迎来了他的百岁华诞! 正所谓“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自1921年起,古老国度的地平线上,一环耀眼的金轮便从东方冉冉升起。

难忘南湖红船,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南昌一声枪响,奏起革命胜利的旋律;瑞金众星之火,刹那间迸现燎原之势;井岗挺拔的青松、遵义晨阳的光芒、雪山草地的峥嵘......共同凝聚成中国共产党坚硬的骨骼。赋予骨骼活力的,正是那百年岁月中流淌的激昂血液—怀揣爱国情怀的可爱可敬的科学家们!他们的懿言懿行,正如周总理诗言:“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建国伊始,百废待兴,经济凋敝。在这样的环境下,一大批赴外留学的学者们,毅然决然放弃国外优渥的待遇回到祖国的怀抱。他们当中有这样一个人,赴国之路一波三折,美帝三番五次阻扰他的回国进程,可他依然一心赴国建设国家,他就是万人敬仰的“两弹元勋”——钱学森,一位具有勇攀科技高峰创新精神的科学巨匠。

早在青年时代,钱学森就已然成为世界导弹学方面知名的科学家,回国后,他毅然承担起创建我国航天事业重任,为我国航天事业打下夯实基础,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做出了不懈努力。当时一穷二白的新中国究竟是如何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国防科技取得巨大突破的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没有钱老一辈那样的人,没有他们始终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远见卓识,没有他们吃苦耐劳的精气神,我国导弹航天事业只怕举步维艰。同时,钱老不愧为一名优秀的党员,他一身浩然之气,科学求实的背后体现的正是中国共产党发展至今不可或缺的不畏艰险,不以个人得失为主的骨气。钱老身上的那份精益求精,坚持真理的至高灵魂为这份骨气增添了一抹血气。他的崇高品德和革命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党骨,铭刻在全国人民心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华子孙向来是不惮于危难中成长的。1968年12月5日凌晨,一架伊尔-14在首都机场上空突然失去平衡,坠毁于1公里以外的玉米地。当人们在现场用力地把两具紧紧相抱地尸体分开时,惊讶地发现,夹在中间的,是一个公文包,包里装着的是一份有关热核导弹试验数据的绝密文件。而这两位永远沉睡的尸体,便是“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和其警卫员牟东方。这件事情在当时广为流传,听者无不热泪盈眶,党风党骨,那份深沉的爱国,爱知识的精神如血丝一般紧紧印在党骨之上。

回望郭老的一生,朝鲜战争后,美帝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对归国人 才设置重重障碍。在回国前的一场聚会上,郭老当着所有亲友的面亲手烧毁了所有的研究成果和资料。并对一旁的妻子说道:“没关系,知识都在科学家的脑袋中,他们拿不走!”郭老回国后,受到了周总理的接见,当问到他有什么要求时,郭老只是急切地说到:“我想尽快投入工作...”究竟是怎样的躯壳才配得上这样厚重的灵魂,为党争光,为国争荣,为中国人争脸。怎奈文字承载的深情寥寥,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登上太空,可惜可憾,先生未能见此壮举。但先生诠释的党的精神,科学家的精神永不泯灭,如同银河中无数繁星那般,熠熠生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望过去的一百年,是中国共产党矢志践行革命理念、不忘初心的一百年、是在一片死寂中白手起家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也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再到富起来最终强起来的一百年。在这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无数的革命先烈前仆后继视死如归、顽强奋斗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为后来党的新鲜血脉提供丰厚滋养。我们只有不断深入学习、透彻理解党的历史,才能深刻体会到党的良苦用心,才能清楚党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从心底不断增强对党执政政策方略的认同;以崇高的信仰铸魂补钙,常怀忧党之心,为党划策,强党之志,有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情怀气概,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如果说战争年代,战火硝烟是革命烈士英勇奔赴的战场,那么和平年代,与核为伍不亚于在漫天战火中前行,稍不留神,就有丧失性命的风险。但有这样一位党员,有这样一位附有党骨之风的科学家从我国首颗原子弹成功引爆到我国最后一次核试验,这32年间我国进行的45次核试验,他竟全部参与其中,其妻也参与了9次之多。没错,相信看过201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人都知道他就是林俊德—一位共产党员、一位将军、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时光回溯到那个年代,罗布泊核试验的工作性质与工作条件何其恶劣自是不必多说。由于长年累月的劳疾以及与辐射环境的接触,2012年5月4日,科学家林俊德院士被查出罹患胆管癌晚期并住进了解放军总医院,然为了不影响正在进行的科研进程,他拒绝了手术治疗,选择在病房里坚持工作。当病情恶化,林老得知自己仅有一个月左右的生命后,坚持要求从重症监护室移回到普通病房,继续办公。记得电视播出的那个画面,病危的林老先生戴着氧气面罩,全身插满了二十多跟的管子,却依然艰难的在电脑前敲下一段又一段文字。感叹,人生短短数载时光,林老将全部重担都抗在了自己身上,当生命开始倒计时,人生中最后的宝贵时光已然所剩无几,他心里依然牵挂的是电脑上几万个待处理的文件、几十个学子的毕业论文……记得最后十几天,林老最常跟家人说的话便是:“不要强迫我。我的时间非常有限了,你们不要打扰我,让我专心工作……”直到某个傍晚,夕阳西下,街巷遁入寂静,林老悄悄地离开了奋斗一生的世间。

记住这些默默奋斗在科研一线的革命党人、伟大的科学家们,是他们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成就了如今强大的中国!

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有这样一位女性,由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签署主席令,授予“共和国勋章”,一枚象征着至高无上的荣誉与表彰的勋章。如果不曾提醒,人们可能永远也不会注意到,北京朝阳区金台路上,一栋普通居民楼亮起的灯光;不会注意到,在这灯光下彻夜工作的那位女性。十四年前,她随丈夫安置在此,与邻里街坊偶尔碰面,但几乎没人知道她是谁。直到她踏向诺贝尔颁奖台,手握诺贝尔奖杯,被世界关注时,人们终于知道了她,她的名字以及默默为人类为中华作出的伟大贡献,她就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一位发现了抗疟药物青蒿素,攻克了一个世界性健康难题,挽救了数百万人生命的共产党员。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19年8月,当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坐落于北京大兴时,路过的游人不禁感慨,这座白色研究中心主楼独特的结构,正像一颗生机勃勃的青蒿那般。青蒿挽救了数百万人生命,分布在中国的大半个大地上,山谷、急湍、林壑甚至石缝,都抑制不住它旺盛的生命力。在所有认识屠呦呦的人眼中,她就似这种植物,倔强地成长着。而其名字也正是来源于《诗经》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一句,这些偶然中,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定数。许多年后,因为这株名叫“青蒿”的小草,她赫然打破了中国本土科学家在自然科学领域获诺贝尔奖“零”的记录,不能不让人心生敬畏。

为什么是她?凭什么她能获得诺贝尔奖?很多人这样问道。可又有谁能在这个日益浮躁的繁华市井中,皓首穷经,埋在古籍里,没日没夜收集2000多种方药、筛选380余种中药提取物,只为寻找一丝破解抗疟的灵感?发问者又怎能做到在经历无数次失败后,还能坚定地尝试一遍又一遍,即使看不到确切地方向,依然坚持找到乙醚提取青蒿素的办法,将对抗疟疾原虫抑制率提高到100%呢?又有谁能在试验环境极其简陋的环境,没有通风管道,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即使患上中毒性肝炎后依旧坚守在科研一线呢?恐怕没人甘愿当生物试验“小白鼠”,冒着病变风险,亲自试药,以保障青蒿素安全吧。为了倾尽所能,全心全意研制青蒿素,她甚至将自己疼爱的女儿寄送回老家抚养。

在漫长的科研道路上,屠呦呦常用唐代王焕之的一句古诗句勉励自己:“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曾用“她是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青蒿素的中国女性”评价她。从这句话不难了解到,屠呦呦正如那一株株挺立的青蒿,顽强、倔强、奋力地向高处延展,无惧风雨。哪怕成名之后,金钱、荣誉接踵而至,屠呦呦作为一位伟大的党员,仍隐身于世,如生长在几乎大半个中国的青蒿那般:低调、不慕名利,用自己诠释生命的可贵。中医人在她身上总结的青蒿素精神:胸怀祖国、敢于担当。秉持热爱祖国、热爱党、科学报国的家国情怀正是党之坚骨的塑造,正又是那流淌在骨子里血脉迸发的生机与活力!

今天社会主义的东方大国在党的领导下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敢随意挑衅我们伟大祖国的底蕴。21年恰适逢辛丑年,不少人想起了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同英美日等11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辛丑条约》。列强要求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以“惩罚”当时4.5亿中国人!分39年偿清,本息合计白银9.8亿两!

而今,中美对话现场,外交官杨洁篪毫不掩饰地阐明态度:“美国没资格居高临下对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没有祖国今日的强盛,我们也难以挺起腰杆,在美国的领土上当着世界人民的面直抒此言。“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今天在无数革命党人,无数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下,有着如此浩然风骨血气的执政党的领导下,我们可以非常自豪地对全世界说道: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还在种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