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诗篇”,这是习近平主席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美好期望。乡村振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重点,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学生,我们也应该心怀使命与责任感,关注国家大事,尽我所能,“将论文写在大地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常青藤小分队”于8月28日赴河南省鹤壁市淇县展开了常屯村的“乡村振兴”之旅。
村道迎接新容貌,建设淇县新乡村
调研小组于于8月28日上午到达河南省鹤壁市淇县常屯村。调研队员进村后便与当地村民进行了热情交谈。在去常屯村村委会的途中,队员看到村子里正大面积进行着柏油马路的修整,这是政府为了方便村民生活而进行的利民工程之一。“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政府为了保障常屯村农业持续发展,投资大量资金为各农户家打制了新的水井。要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就要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人的社会主义新乡村。常屯村新乡村的建设,我们有目共睹。
融合农文旅,打破地域“壁垒”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壮大发展,让农民更多的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我们了解到,常屯村地处鹤壁市与卫辉市交界,距离两市主城区及高新技术发展区较远,这一地域“壁垒”是村庄一直处于较为贫困状态的原因之一。为打破地域“壁垒”,常屯村响应国家号召,逐渐走上“农文旅融合”的振兴道路,政府决定重修古河道因此给予了常屯地区发展机遇,利用常屯地区古河道、古驿站遗址等文化资源,将文化的厚重感融入旅游途中,一定程度上可起“促发增收”的效益,这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益探索,也是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完美交汇对接的创新实践。
常屯村因地域“壁垒”,发展相对滞后,但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改善村容村貌,便利农户生产,因地制宜,文旅融合,常屯村正以良好的发展态势紧跟乡村振兴步伐。
要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就要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美丽宜,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