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四十年减贫扶贫路 新时期脱贫发展图   

信息来源:人文学院    作者:李童舒 徐玉君/文张渝婧 李童舒/图 浏览次数:290   发布日期:2018-11-30
 

  

  主讲老师邢成举

  

  会议前景

  

  同学提问

  为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加深大学生对农村社会发展认识,关注新时期农村脱贫攻坚实践活动,11月29日晚,人文学院开展以“中国扶贫的四十年”为主题的“人文讲坛”系列报告会,人文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授邢成举受邀前来讲授。同学们兴趣浓厚,现场气氛热烈。

  讲座伊始,从土地改革到脱贫攻坚,邢成举讲述了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中国农村的扶贫历程,“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扶贫开发,为全球减贫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在推进经济快速增长上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就。”他表示,具有中国智慧的扶贫攻坚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但在扶贫攻坚的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接着,他结合丰富详实的案例,向大家讲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开发的方针与政策。谈到未来的脱贫攻坚工作,他强调,应继续强化到村到户到人的精准扶贫举措,集中力量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而2020年以后,扶贫工作应瞄准相对贫困,转型贫困继续开展。

  在交流互动环节中,同学们分别就如何扶“懒”,如何解决村民与企业家的利益不均,如何避免盲目追求利益,忽视环境保护等问题提问,邢成举教授结合自身经历,给同学们提供了详细的解答,他表示,如今扶贫攻坚体制尚不完善,基层工作较难开展,工作人员压力很大,而人们应坚持推进组织化建设,做好干部与农民之间的桥梁形成,凝聚共识,同时,他还鼓励同学们多关注,多思考,为脱贫攻坚工作献出一份智慧。

  此次活动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中国农村扶贫历程与新时期脱贫攻坚工作的了解,更进一步坚定了同学们对扶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的信心,为人文学院深入实践,落实我校脱贫攻坚工作奠定了基础,社会1802班闫彬炳同学说:“邢教授的讲授解决了我很多疑惑,这对我之后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很大帮助。”


编辑:左曼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