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审现场
樊东峰老师点评
在场观众
为响应十九大依法治国方略的精神,检验和运用法学生所学的法学理论知识,熟悉司法审判流程,提高法律知识的操作技能,进一步宣传依法治国的理念,提高我校学生对法的认识,把学生培养成学法、懂法、守法的新时代青年,5月10日下午及晚上,人文学院法学专业15级学生以班为单位,在人文学院6号楼模拟法庭,进行了关于“骑行圈第一案”、“刘银棚诉彭渝、张飞、尊宇公司民间借贷案件”“杭州保姆纵火案”这三场精彩纷呈的模拟审活动。杨凌示范区人民法院的两位法官和法官助理、陕西松意律师事务所主任乔晓强律师应邀观摩点评,法学系主任张祖庆老师、樊东峰老师、孙蕾老师、刘鹏老师及人文学院和其他院系学生共150余名师生观看了本次审模拟法庭判活动,由樊东峰老师指导的创业项目—“西西约课”网络直播平台对本次活动进行全程录像转播。
下午2时30分,由法学151班带来的“骑行圈第一案”拉开了本次模拟审判活动的帷幕,容纳100余人的模拟法庭座无虚席。该案件是一场以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为由的民事诉讼案件,由法学152班刘树宇、谢宇非等同学担任审判长、审判员、辩护律师等角色进行法庭审理。法庭审理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是庭前准备,由书记员宣布法庭纪律并请审判长、审判员入庭,接着审判长核实被告人的详细情况;然后是法庭调查,被告人陈述案件经过,在由审判长总结出争议焦点后,由主审法官主持控辩双方进行举证、质证;继而是最激烈的法庭辩论环节,双方代理律师就争议焦点据理力争,展现出极佳的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第四是被告人最后陈述;最后是评议和宣判。
整个过程严肃严谨,审判长本着维护法律尊严和公平公正的审判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出了判处汤先生等三位被告一定额度的赔偿金的判决。
下午4点半,法学152班“刘银棚诉彭渝、张飞、尊宇公司民间借贷案件”以民间借贷纠纷这一热点问题完美展现了民事审判程序,晚上7点,法学153班“杭州保姆纵火案”更是紧扣热点事件,向观众完整展示了刑事审判程序。
本次“模拟法庭”审判实习活动历时一个多月,法学2015级全体学生从案例选择、文书和证据制作、案卷整理,期间进行了数次模拟彩排,对庭审内容不断修改完善,最终呈现出这场凝聚了集体智慧和汗水的精彩汇演。在模拟审判中,同学们分别担任了审判长、原被告、诉讼代理人、公诉人、辩护人、证人等不同身份,清晰流畅的庭审程序以及对身份职责的准确把握都充分展示出同学们较好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同时也让到场的观众深深感受到司法审判的严谨和威严。
模拟法庭既是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法学系的专业品牌活动之一。通过此次活动,不仅使法学专业学生对法律的实际运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素质与风采,锻炼了同学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也向全校师生进行了一次宣传法律知识、普及法律教育的活动,为创建和谐校园、构建法治社会贡献了巨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