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王立祥教授面对面_共青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委员会 - 素质报告厅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素质报告会» 学子感言
与王立祥教授面对面

发布时间:2012-04-11 作者:校团委 出处:校团委 浏览:922次

奋斗的足迹
--王立祥教授访谈
植保学院 植保112班 温倩楠

    “我已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但是世界是你们的。光阴似箭,希望同学们能把握时间,提高效率,为圣神无可替代的永恒产业��农业做贡献。”王立祥教授的这句话让我记忆犹新,这句话不但透漏出他对同学们的期待,也体现出了他对几乎是他致力一生的农业事业的关心。

    当我和室友走进报告厅,那里已经是人员爆满了,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位置,坐在了最靠近主讲人的第一排,希望能一睹主讲人的风采。看见这满头白发的老人,看见他那和蔼的笑容。听到他那亲切的语言,不禁让我们都想起了我们的爷爷,也让我们想起《神殿侠侣》中老顽童的角色。

    王立祥教授虽已年近八旬,但却依然十分关心国家农业和粮食安全,曾多次就我国农业的发展问题向国家主管部门荐言献策。他主编的《中国北方旱区农业》、《中国旱区农业》先后获得国家优秀图书提名奖,并被推荐为国庆60周年献礼书。目前他正在组织全国同行编著《中国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及战略储备》专著。这些都让我们十分佩服,更让我敬佩的是王教授常年扎根西北,致力改变传统农业的落后方式、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和改善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水平。八十年代初,王教授来到我的家乡--宁夏南部山区探索旱区农业发展之路,经过十年攻关使贫瘠的土地再现生机。报告会期间,王教授问有没有宁夏的同学,很荣幸,我代表宁夏同学站了起来,与王教授互动,并代表全宁夏的人感谢这位帮助过我们宁夏农业的老人。

    访谈现场,主持人展示了数本凝结着王立祥教授几十年心血和智慧的著作,令在场的同学们为之惊叹折服。老人脸上的皱纹和头上的银丝都在向我们展示着他一生的贡献。当他提到自己的学生�路明时,他的脸上写满了自豪与欣慰。

    当他说到自己六十多岁还带班,而且与班里每个同学的家人通电话,只为更好的在学校管理同学,帮助同学的经历时,我们都不得不叹服王教授的细心与对学生的认真负责。

    会后,王教授还亲切地给同学们留电话号和家庭住址,并让我们有困难可以找他,这些都让在场的每一位同学感动。一场报告会结束后,王教授不仅以他对农业的贡献、事业的成就,也用他那人格的魅力征服了在座的同学,每位都学都感觉自己像是上了一堂人生课,收获颇多。

    很感谢王立祥教授的此场报告会,感谢这位可爱而又令人敬佩的老人。

 

《奋斗无悔》
--观王立祥教授报告会有感
创新学院 生科112班 董天祺

    今天非常有幸能来到北绣山活动中心观看农学院老教授王立祥老先生的报告会,王立祥教授现年71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作物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等博士学科点学术带头人,曾任西北农业大学科研处处长与干旱半干旱研究中心副主任,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咨询委员会委员。他一生的经历令我们这些学生感慨不已,对于这场报告会我也是有颇多感想。

    人生在世,“奋斗”二字。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你要无怨无悔地走完自己的人生历程。怎样才能充实地走完这段历程,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是碌碌无为,虚度韶华?还是踏踏实实,拼搏奋斗?这取决于自己。是成为笑傲天穹的精灵,还是成为陆地上平庸的小丑,一切的一切还是由自己决定。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趱少年。光阴何其短暂!光阴何其宝贵!当人们还没省悟过来之时,时间老人早已蹒跚地走过了一个又一个人生巷口。倘若你不抓紧时间,奋斗进取,拼搏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那么你将会是一个既可悲又可怜的人。因为你的人生画卷是如此得空白,如此得缺乏光彩。本来应该由你涂抹的画卷,却因为你的虚度而被白白地弃用。你自己说到底可悲不可悲? 

    铸剑师十年磨一剑,为的就是“剑快至倚天”的境界。削发如泥者,利也。漫长的十年,在铸剑师眼里是那样短暂,因为他早已将岁月忽略,遗忘,在自我构筑的碉堡中精心研究铸剑。可以这样说,他没有浪费光阴,他可以自豪地说,“为了一剑活十年,我无怨无悔!”然而在生活中这样的人少之又少。君不见张明接二连三跳槽,君不见李帆天长日久搞网恋,君不见马涛灯红酒绿分外甜。在浮躁的社会形态下,他们能够安心下来,搞点事业也就不错了,怎么敢奢望他们“十年磨一剑”! 

    “奋斗”二字,意蕴无穷。为了理想,你务实进取实干,这是奋斗;为了父母家人,你拼搏职场,身兼数职,这也是奋斗;为了贫穷的学童再现校园,你奔走呼告,游走街头,这更是奋斗。与其任而白白流逝,倒不如抓住它,好好利用一番。相信成功总是喜欢垂青这类人的。  

    若干年后,当步入暮年,你可以对自己说,“我的青春没有虚度,我的人生终于有所成就,我高兴,我自豪。”这是一个理想的结果,事实上许多人到老的时候,往往感到很失落,很无奈。青春无悔对他们来说只能是个谎言。中年无所建树,让他们后悔莫及。凡世没有后悔药,一错过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人生之悔莫过于此。  

    人生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岁月匆匆,无情地流逝着。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抓住时间的尾巴,乘风破浪,直挂云帆,享受搏击沧海的乐趣。相信在离世的时候,我们能够平静地说,“我来过,我无悔,我快乐。” 

    不要将遗憾留下,抓紧时间奋斗吧!

 

生命有限,激情无限
--与王立祥教授面对面报告会心得
林学院 林学111班 崔潇文

    岁月伴随着四季的轮回,在指间悄无声息的流逝了,但是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们却可以留下那灿灿的足迹,用自己的辛勤与汗水为人生史册书写下金色篇章。

    都说青春易逝,都说青春绚丽。没错的,我们拥有令人羡慕的年华,拥有青春特有的斗志,我们这一代人的年轻人,生活在衣食无忧,安康和平的年代,我们是幸福的,更是幸运的。当年王教授在求学期间,因政治形势所迫,在这条路上走得异常艰难,但王教授却不为路上的风雨所阻,依然勤奋学习;用知识奠定人生的基础,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很多时候,并不是环境影响你,而是自己的心在作怪,当这颗躁动的心安顿下来时,它才有精力去汲取书籍中的精华。所以,我们要明确我们的目标,明确心的方向。

    幸运的我们来到了西农这个美丽的校园,四年的大学生活很短暂,但是我们却可充分利用好着瞬间即逝的四年光阴。我们要用心发现身边的教学资源,丰富的馆藏,便捷的网络,还有我们身边的朋友和老师。The life returns to you what you did.相信我们的努力,相信我们的汗水,他们会把我们梦想的种子变成金秋累累硕果。

    另外,王教授强调,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更要用自己成熟的思维去认识我们身边的社会,去关注我们的国家,关注世界动态。因为我们不是独立的人,我们是社会的人,我们的未来与国家命运一脉相连。用我们所学的各种知识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明天掌握在我们手中,虽说生命是短暂的,但是我们却可以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出无限的价值。许多毕业生在离校后一直待业,他们把原因归咎于客观因素,却从未回头想过他们在大学期间是否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不要抱怨社会不会只怪自己不够优秀,没人会拒绝***************的加入。

    这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是人生中最美妙的时候,年轻人请沉淀消极,沉淀骄躁,生命为你铺开了锦绣画卷,请认真书写在这本青春纪念册里。待到夕阳欲垂时,再次翻看,认识淡淡清香。

 

奋斗的足迹
林学院 林学112班 王立辉

    老一辈的足迹,老一辈的故事,听于我耳,动于我心。

    在听报告会之前,因为事先对王教授有所耳闻,一个77岁的老教授,心里就无故的将这么一位老先生给定义了一个严肃,威严的形象,今天下午坐于访谈现场,事实与想象恰好相反,王老与主持人侃侃而谈,他的幽默,风趣,博学深深地感染了我。

    王老一生致力于科研,大学刚毕业就走向农村,走在了科研的前线,足迹遍布于陕甘宁干旱、半干旱地区,正如王老所说,我们要认真学好基础理论知识,然后用于实际再勇于创新,踏踏实实,相信定会一步步走向成功。而除了科研,更感动我的是王老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在2005年,如此大的年龄了,还接受学校的请求担任农学院农学专业本硕连读班班主任,把以学习实现个人理想,以行动回报母校培育作为全体同学的基本指导原则,身体力行,用他那无私的爱感染着每一位同学。直到现在他的学生回忆说:“我长这么大从来都没有见过这样好的班主任!”如此一个老人,怎能不让人感动。

    访谈中王老还谈到了他的两个学生,对于他的其中一个学生的生平的讲述,在听了之后感触很深,主持人也总结说:“一个人有水平,但没机遇,不行;一个人有机遇,但没水平,更不行。所以我们要提高自身的实力,提升自己的修养,水平高了,机会自然也就多了。”何尝不是呢?尤其是对于我们在读大学生,更是如此。大学四年短暂而易逝,是庸庸碌碌还是充实美好,全取决于自己,不要在将来回忆起大学生活时叹息,后悔就可以了。

    一个幽默的老人,一个亲切的老人,一个博学的老人。如果有机会,定会拜访。

责任编辑: twg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