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报告会优秀感言(二)_共青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委员会 - 素质报告厅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素质报告会» 学子感言
“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报告会优秀感言(二)

发布时间:2013-12-12 作者:校团委 出处: 浏览:227次

沉醉读书 享受人生

                                    ---陈漱渝先生讲座听后感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古人对读书的情有独钟。其实,对于任何人而言,读书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读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和《果壳中的宇宙》,畅游在粒子、生命和星体的处境中,感受智慧的光泽,犹如攀登高山一样,瞬间眼前呈现出仿佛九叠画屏般的开阔视野。于是,便像李白在诗中所写到的“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对于坎坷曲折的人生道路而言,读书便是最佳的润滑剂。面对苦难,我们苦闷、彷徨、悲伤、绝望,甚至我们低下了曾经高贵骄傲的头。然而我们可否想到过书籍可以给予我们希望和勇气,将慰藉缓缓注入我们干枯的心田,使黑暗的天空再现光芒?读罗曼・罗兰创作、傅雷先生翻译的《名人传》,让我们从伟人的生涯中汲取生存的力量和战斗的勇气,更让我们明白: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罗曼谛克式幻想的苦难;唯有克服苦难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当起命运的磨难。读海伦凯勒一个个真实而感人肺腑的故事,感受遭受不济命运的人所具备的自强不息和从容豁达。 对于坎坷曲折的人生道路而言,读书便是最佳的润滑剂。面对苦难,我们苦闷、彷徨、悲伤、绝望,甚至我们低下了曾经高贵骄傲的头。然而我们可否想到过书籍可以给予我们希望和勇气,将慰藉缓缓注入我们干枯的心田,使黑暗的天空再现光芒。在书籍的带领下,我们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而我们的心灵也将渐渐充实成熟。 
    读一本好书,有如与一位绝好的友人在一块呆上几个时辰,一语不发,静静地听着他述说着他的故事,只默默感受那墨香缭绕中无声的宁静与温柔,心里也能踏实熨贴得不行。以前,我一直把读书当作成一场噩梦,总是要大人逼着读我才读;而现在,我真正的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变得噬书如命,将书本当作了我生命的一部分。 
    读一本好书,可以让你的思维空间无限扩大,就像乘上一艘万吨巨轮,载着我们从狭窄的知识小溪,驶向永无边际的学问海洋。古人云“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没错,如果我们不能坚持操作这艘巨轮前进的话,我们便会从学问的海洋重新退回到那狭窄的知识小溪。
   “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个伟人的心灵对话”我常常遗憾不能面对面的去倾听那些精神传人的智慧,不能亲眼感觉他们的人文气质,但从他们留给我们的书中,我知道了我能够抵达他们的内心,我能读懂那一刻:那个握笔的手,那双深刻的眼,那颗跳动的心��是怎么样的情怀,是什么样的感受与波澜起伏。
  “读一本好书,等于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进行了有意义的谈话。”高尔基说。的确,好书能带着我们 畅游绚丽多姿的知识世界,能领着我们探索古今中外的的奇闻趣事;好书能帮助我们明辨是非,分清美丑好书还能帮我们指明生活的方向,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使我们奋发向上,努力进取,成为新时代的栋梁之才。
    读一本好书,如同与许多高尚的人面对面的交流;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在深夜前方有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读一本好书,会带来诸多的启示,他教会我勤奋,忠诚,敬业,自信,指导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工作与学习;读一本好书,就如同进入一片自由的天地,他告诉我们什么是人生,什么是理想,什么是飞翔。 
    一本好书,一杯清茶,一桌一椅,静心坐下来,和书中的人物神交,和高尚睿智的作者聊天;和好书在一起,我永远都不会叹息。 

外语系134班 马含青


沙里淘金,多读经典

――听陈漱渝先生《多读书   读好书  善读书》有感

    一个有水平的人在演讲时绝不多说废话,条理清晰,不乏幽默。十一月十一日陈漱渝先生以光棍节为话题展开演讲,生动幽默。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也会发些无用的没时间、没好书的抱怨。可是听了陈漱渝先生关于读书的理解后,获益良多。

    鲁迅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是挤,总是有的。虽然这话说得很是宽泛,听了之后,别人会说,唉,对的,对的,可过后又继续去过海绵般小密度的生活,但是,关键在于“挤”字,学会抓住零碎的时间,泛读书,集腋成裘,只是靠的是一点一滴的积累。

    岁月是把检验经典的最好的工具,只有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书才是经典。这简直太方便了,懒人自有懒人福,懒人可以看好书。一个清华的学哥曾经说他大部分时间都在读古文,送给我们一句话“淫读古文,甘闻异言”,我那时候不理解,为什么要读那些晦涩的文言文,因为那是经典!读经典,***************会变得经典。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妙的语言,没有之一。为什么有些人还要对文言文嗤之以鼻,对语文学习兴趣乏乏?要想成为一个发达的国家,却连自己的语言都学不好,这是难以想象的。

    品读文化经典,争当文明国人!

                                              生工132班      张宏薇



读好书报告会感想

    对于读书,我们每个人都会熟悉
    对于鲁迅,我们们却只是陌生。

    总是喜欢那种有着隐隐伤痛感情活名或暗的属于九零后的忧伤文字,喜欢那些奇怪的字眼,喜欢跟着那些字眼想像各种唯美的图像,却从来不看鲁迅的文章,去直面现实。
    认识鲁迅,只是从课本上,从“百草集到三味书屋”到“少年润土”一轮明月照耀着这个内心世界复杂的作家。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大多是不懂他的。有人说,鲁迅的文章不适合30岁以前的人读,确实如此。无论是阿Q,还是祥林嫂。鲁迅描绘的太多,而我们,要么看一出喜剧、或是一场闹剧,看到的都只是故事,而不是内在。不思考又怎么会懂?
    至今仍会记得鲁迅笔下的少年润土,那个脖子上挂着银项圈在沙地里打猎的孩子;很喜欢他笔下的故乡,不论后来怎样,不管长大后的润土何等麻木,那美好的岁月始终印在读者等脑海里。
    讲座中,老师的一句话特别好:“那个时代的人,活的很单纯,革命就是为了救国。”鲁迅学医,然后弃医从文,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为了心中那满满的赤子情怀。而如今,我们身上真正缺乏显现的便是这如金的品质。
鲁迅看透了现实,他用饱经风霜的浑浊的双眼看世界,在四周黑洞洞的房子里踽踽隅行,用婴儿般澄澈的心灵想世界,发出最强的呐喊,唤醒世界。
如斯鲁迅。

生计134  张亮花


让纸鸢永驻蓝天

     ――观“陈漱渝先生专题报告会'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有感

    前些日子席主席在中央党校作报告时曾提到“读书”,并提出了读书的三个观点:一是领导干部要爱读书,二是领导干部要读好书,三是领导干部要善读书。今天陈漱渝先生就以“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为题为我们做了主题报告。

    由于他曾是,不,到现在一直是北京鲁迅纪念馆的研究员,所以与鲁迅之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不时会提到鲁迅。

    他从“多读书”为我们讲起,对当前的形势进行了理性的分析。他肯定了当今“是最好的时代”,因为当今中国图书出版的数量与种类都居于世界前列,并且阅读方式也随世界潮流。但他也好不保留的指出“是最坏的时代”:国人年平均阅读量低,平均阅读率低。并列举了几个鲜明的例子来展示我们与他国的差距。他有列举了爱因斯坦,马克思,毛泽东等成功人士好读书的事例勉励我们,要我们“多读书”。

    但并不意味着什么书都读,“要读好书,切不可盲目的读书”。有害的书像是毒草怎能比得上鲜花般的好书。

    他向我介绍了一些辨别的方法:简单的说是“宏真善美”即是好书;介绍了它的应时性,指出十八大的规定――复合社会主义价值核心。而后他引用鲁迅的话“红纸包的烂肉”警告我们要小心那些里外不一的书。

    在这之后有一小插曲,也许是顺势而出,也许是刻意为之。他对鲁迅作品《风筝》等被从中小学教材替换强烈不满。从屏幕上,我可以看到他的眼中已饱含热泪。他分析了鲁迅文章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借鉴意义。由此我们亦可体会到读一本好书是多么重要。

    “善读书”,陈先生没忘为我们介绍一些读书方法。又是以鲁迅为例告诉我们要有正确的目的。“既要读有志之书,又要读无志之书;既要博又要专;既要记忆又要思索;既要传承又要创新”他有辩证的为我们详细的介绍了读书的方法。

    虽然仅是短短两个小时,但我似乎体会到了陈老先生几十年的读书经历,从她眼神中,我看到的不止是鲁迅,还有数不尽的优秀作家及他们的作品,那些无尽的纸鸢。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风筝》也许会被人遗忘?不,那些不尽的传承着优秀文化的有这人类精神食粮称号的“纸鸢”可不能被人忘却啊!

    让纸鸢永驻蓝天,让书籍永驻心灵,时光流逝,万物会变,可他不会变,他一直是人的精神食粮。请让我们: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听“多读书 读好书 善读书”有感

    有没有读书的习惯,是否会终生保持,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基本特征;把读书当作自己的生活乐趣,是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需求;手不释卷,是知识分子的一种习惯。

    昨天晚上,我很荣幸的听到了著名作家陈漱渝的报告会。在报告会期间。他与我们分享了许多关于读书的东西,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听地津津有味的。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对话。”这话一点不假。

    也有人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所以,热爱读书吧!像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那样,热爱读书,让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时空,让心灵沟通过去和未来,已知和未知。

    当然,读书同样可以让我们感知到不一样的世界。

    陈漱渝先生讲到,作为一个大学生,不能只看专业课程的书籍。虽然说专业对我们很重要,可是仅有专业知识是不足以满足的。放眼看看当今社会,仅有专业是不能够在社会中立足的。现在的世界是交叉的,复杂的,必须得多元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发展。

    他跟我们谈及鲁迅先生:鲁迅的脑子,就是万有文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除了他有非凡的记忆力之外,就是他的勇于学习,好学不倦,以及十分注意读书方法。鲁迅认为读书,不应无重点地乱读一气,什么书都去涉猎;就是同一本书,也不必每章每节“一视同仁”。有一次,他在指导清华大学文学系学生许寿裳的儿子许世瑛读《抱林子》时就指出:该书“内篇”宣扬神仙方药、鬼怪迷信,是错误的,可以不读;“外篇”论述人间得失、臧否世事,有不少正确的言论,这就是要读的重点。鲁迅这样的指导名之曰“重点进攻”读书法。平均使用力量,会白白地浪费时间和精力,只有采取“重点进攻”的方法,比平均使用力量收效会好得多。这对我们日后的读书是大有帮助的。

    陈先生在其中提到,有些书籍是应该泛读,而有些要精读,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所谓精读的就是我们的专业课本,而泛读地就是出去专业课本的书籍。

    而且,我们还应在平时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看到一本书就应该驻足,哪怕就是那短短的几秒钟,就可以让你学到很多东西。

    当然,读书也不可盲目的读,要读好书,读那些对我们有意义的书籍。

    读书学习能提高人的自身素质,读专业的书能提高员工的技能,那么在学习专业技术的同时再读一本生活中的好书,深刻领会其内涵,基本就达到了双赢,技术提高了,素质提高了,就会真正的成为一名懂技术、有素质的员工。

    书中自由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善学习的人爱书、读书、悟书,一本好书倾注了作者的全部情怀,那么在读书的时候,就要融入其中,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最终要明白看过之后有什么收获,学到了那些知识,受到了怎样的教育和启迪。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山有路就是告诉我们,书读的多了,懂得的知识也就多了,把知识融入到工作中、融入到生活中,学有所用,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业务水平提高了,生活质量提高了,自然就会更好的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闻。古时交通、通讯等都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很多人对世界的了解多是靠书本中所学,所以凡大智者必是读书万卷,方得无事不通。就算在今天看似发达的社会里,人也需要学习,方能掌握其精髓,才会有一技之长,方可立足于社会。
    
    书读千遍,其义自现。读好书、读有意义的书,读懂了,对人的精神素质提高,乃至于人生都是一份帮助。因为人生本身就是一本书,一本在探索中追求进步的书,读一本好书能减少你很多探索中的弯路,使你获得更大的进步。

    而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就是铭记一句话“多读书 读好书 善读书”并将其赋予实际行动!

 生科133  魏锦锦

 

责任编辑: twg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