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岁的年轻人――――听阎崇年先生报告会有感_共青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委员会 - 素质报告厅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素质报告会» 学子感言
76岁的年轻人――――听阎崇年先生报告会有感

发布时间:2010-12-23 作者:相雯雯 出处: 浏览:722次

    印象中的七十余岁就像冬天的天气一样寒冷,总需要吃碗饺子来暖和一下这种沧桑。可是今天这位坚持要和大家一样站着作报告的76岁的阎崇年先生,却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冬至并不是小寒的开始,而是新一轮的白昼的增长。

    76岁对于一个人生来说已经是“古来稀”的人生暮年,虽有壮心不已的豪迈,但是却也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人生无奈;76年对于历史来说却如沧海一粟,面对着浩浩荡荡的五千年,我们都是小学生,76岁还是相当一种年轻,也许正是这种对浩瀚知识的年轻求知心态才有了今天站在台上谈笑风生的阎崇年先生,也许今天下午我们一起见证了“年龄不是距离”。阎崇年先生是学校的同龄人,报告会开始,他就讲述了自己对杨凌的历史产生的浓厚的兴趣,不论是后稷故里还是唐太宗、隋文帝……远去的年代在他口中被演绎的生动有趣。历史的延续是一个传奇的过程,中国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思索。历史到底会带给我们一个普通人什么呢?阎崇年先生告诉我们那是一个开阔的心胸,一份成熟的心智,承受各种敲打的精气神还有心系天下苍生的善良。

    不禁又想起今年来校作报告的李肇星爷爷的亲切,翻开他送给我的签名,那句“唯一不变的是,我是祖国人民的儿子、人民的服务员、朋友的朋友,知识面前的小学生”,让我再次感受到一颗时刻追求的年轻的心脏。也让我想起了一年来校作报告会的社会名流,不论李开复还是于丹,或者高强、蒋建科、箫迹、刘石、樊代明、李登海、刘国胜、刘玉、金灿荣、赵亚辉……曾经他们是我们的偶像,是我们的长辈,是电视里报纸上的主角,但是面对面的接触后,突然觉得他们都是我们的“同龄人”,只因为报告会现场亲身感受过他们身上的年轻姿态、他们的执着追求、他们的乐观以及历尽繁华后的淡定从容,每次采访都是紧张被他们的亲切和活力溶解的过程,每次采访后都更深刻的理解了“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对于自己生活随时可能出现的迷茫和挫折,越来越觉得是年轻的正常和必须。

    “《礼记》有言: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这是报告会上阎崇年先生对大学的解读。虽然大学教育越来越多的被定义为普及式教育,但是我们身上仍应该有积淀了千年的知识分子的气节��拳拳中国心,一腔爱国志。曾听一位校长说“教育事业平凡而伟大,所有从事这一行业的人,都应全身心的去挚爱它”,确实,只有全身心投入热爱才能保持一种超越年龄的年轻,才能去感染和鼓舞身边的每一个人。

  报告会最后,阎崇年先生希望在场每一个人都“学会吃饭、学会睡觉、学会快乐”。这或许这就是他现在如此“年轻”的秘诀。

责任编辑: twg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