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素质教育报告会之七十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文化强国_共青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委员会 - 素质报告厅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素质报告会» 报告会快讯
2011素质教育报告会之七十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文化强国

发布时间:2011-10-27 作者:杨静怡 曹宁 李宗瑾 出处:团委 浏览:713次

   10月25日下午,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任北方民族大学副校长赵杰教授在南校区绣山活动中心为师生作了题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文化强国”的专题报告,副校长侯曦主持了报告会。

  报告会上,赵杰教授结合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详细阐述了文化强国的伟大现实意义,指出一个有文化生命力、影响力、持续力的国家才能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赵杰教授指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自古具有丰富内涵,中国的母亲河――黄河在五千年前就开始孕育了我们民族独特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对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所提出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他补充道,从100年前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到198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一致提出21世纪是中国儒学的世纪,再到季羡林先生所倡导“送去主义”,中国传统文化正在吸引世界的目光并影响着世界文化的发展。但是他也通过横向与纵向对比古代和当代的物质与精神文明,让大家意识到当今社会,无论是古代诸子思想还是民间风俗等中国独特的文化并没有得到妥善的继承,因此国人目前仍处于“物质条件丰富而精神极度匮乏”的时期。

  他指出作为世界上唯一一条没有中断的文明之河,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薪火相传、源远流长的原因便是各民族休戚与共、交融互补从而凝聚成了叠加优化的家国系统,形成了一个多元一体的有机互补的完整结构。随后他详细列举了汉族与少数民族在精神文化上互补和统一的表现:在活动舞台方面,汉人主要在中原发展经济,少数民族主要在周边抵抗外侵;在生产方式上,汉族追求定规、典雅,少数民族追求浪漫、幽默;精神魂魄上,汉族体现“韧”,少数民族体现“坚”;性格修炼上汉人崇尚内敛,而少数民族崇尚开放;宗教信仰上,汉人重“礼”,少数民族重“神”;生活价值方面,汉人注重经济积累,少数民族追求歌舞升平;语言表达上,汉人是单一语言,少数民族是双语或多语。在和谐统一前提下,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黄河文化、长江文化、草原文化等多个文化相互交织,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独特精神内涵,因此,中华文化的伟大之处在于彰显了持久的生命力。赵教授的精彩讲述使在场同学深刻认识到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之根、是一个民族的气韵之魂。

  整场报告会,赵杰教授通过旁征博引中外文化经典、深入浅出的详解中华民族精神,对于建设文化强国,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他希望我校学生作为全国农业高等学府的学子,更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明确文化发展的意义,牢记自己的使命,把努力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视为重要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报告会的最后,赵杰以“粮食安全与精神安全双轮驱动,农林发展与文化发展比翼双飞”作为结束语,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副校长侯曦主持报告会)


(赵杰教授为我校学子作报告)


(参观我校博览园)


(报告会现场)

责任编辑: twg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