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声】(136)未来不是我应该,而是我愿意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21-09-14
 

印象里最早的自然科学启蒙是母亲送给我的六岁生日礼物——法国科学家法布尔的漫画版《昆虫记》。多彩的图画,奇形怪状的昆虫以及妙趣横生的实验过程为我打开了一座奇幻的殿堂。

每当我拿起书本,世界就安静了。我沉浸其中,体会生命与自然的奥秘,心驰神往,其乐无穷。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丰富的知识在我面前延伸、扩展,滋养着年幼时埋下的那颗种子。

高中时我坚定了选择生命科学的决心。我明白,对于我而言,生命科学这条道路必然是任重而道远,“又苦又累”“天坑专业”等等的调侃也曾给我打过退堂鼓。但是,心中那颗种子不断发光发热,始终不愿因为别人的想法和见解埋没在晦暗的梦境里,是这道光让我看清自己未来的路。

未来不是我应该,而是我愿意、我热爱,只有热爱才是指明航向的灯塔。

所以,我站在了这里,作为一名生命科学学院的本科生,更作为一名光荣而自豪的西农人。

开学报到前,我在网上学习了部分校史资料,了解到这所辉煌的学府是西北地区第一所高等农林教育学府,建设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三号教学楼伟岸依然,这是一座丰碑,记录了87年来西农人以“诚朴勇毅”的品格,前仆后继地投身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将青春与梦想挥洒在祖国的热土之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寄语青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应该有一代人的担当。”如今,适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已然落在了我们这一代青年人肩上。我想我们应该思考:我们究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肩上应该扛起怎样的责任?应该为国家与民族做出什么样的贡献?

鲁迅先生曾言,“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今天,当我们踏上杨凌这片土地,就意味着我们选择成为一名具有“团结、求真、坚韧、自信”品质的新时代农林学子。

我们选择将小我融入大我,将自身的理想信念同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选择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结伴同行,一起研习专业知识;我们选择用实践书写青春,在实践活动中成长为一名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

我是无比幸运的,幸于实现了儿时的梦想,更幸于生于这个伟大的时代。让我们由热爱为始,以责任为终,用我们的梦想与担当,在西农成果卓著的书卷上继续谱写属于我们的青春之歌,让明天的西农因我们的成就而骄傲! (此文为张鹿鸣作为2021级本科新生代表在新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稿,内容有删节)

张鹿鸣发言_副本.jpg张鹿鸣代表新生发言 王学锋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