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国龙:培养学农爱农情怀 让创新创业教育落地生花   

信息来源:    作者:新华网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21-08-23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客观把握创新创业规律,对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华网《读懂创新的密码》栏目邀请高校创新创业负责人就各学校创新创业实践展开探讨。日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团委书记、创业学院副院长李国龙介绍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双创”教育实践,解析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奥义。

传承优良传统

理想信念教育深厚根植于“双创教育”土壤

李国龙表示,强化“双创”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从培养目标上促进了产学研更加紧密结合,从培养过程上带动了专创融合课程体系与培训体系逐步完善,从培养成效上推动广大青年学生更加积极投身“双创”实践,提升了***************培养质量。作为农林院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直秉承“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始终以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为中心,立足农业学科优势,突出学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扎根农村创业,不断推动教育改革和拔尖创新***************培养,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更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巩固专业知识、增强创新精神、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他提到,注重实践育人导向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期的优良传统。2008年学校正式启动拔尖创新***************培养计划,先后成立了创新实验学院和创业学院,2014年起将创业教育纳入***************培养方案,通过设计开展一系列的“双创”实践模块,增强学生对农林行业的认知与情感,增进学生对农林产业痛点的共情与共鸣,涵育学农爱农情怀,树立强农兴农使命,以此支撑学生在创新创业道路上走得更远。

紧抓学科特色

持续推动“双创”教育体系升级

随着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产业模式与产业结构快速变革,农林院校***************培养方案与行业对***************需求不匹配、教师能力和教学方法与***************培养目标不适应、实践环节与产业联系不紧密等问题日益突出。李国龙表示,学校立足于农林高校的学科特色,探索构建了“三面向三突出”的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

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分类培养”,构建“学生发展分层,学科教育分类,课程教学分级,培养过程分段,学生管理分流”的教育体系;二是“面向区域经济,突出协同育人”围绕农林教育基本规律和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建成一批专业化程度高、产业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基地,建设以试验示范站为依托的项目化创新创业实践模式,构建校企协同、分层次分阶段分行业的创新创业培训体系;三是“面向产业发展,突出跨界培养”。按产业需求持续优化***************培养方案,促进新农科建设;按技术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设计,融入各学科与行业发展前沿;按学生特点,努力创新教育方式与手段,探索运用情景化学习,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按资源条件全力打造跨学科、跨身份、跨地区的创新创业教育新生态,促进课程、专业、师生间相互融合。

统筹全体要素

实现一二课堂全面融通

李国龙强调,创新创业教育应全面贯通于***************培养方案中,高质量“双创”***************培养的关键,在于打通教学、科研、实训三个环节,整合资源,建设覆盖校内、校外、专职、兼职,具备生产、经营、管理等领域政策基础和富有实战经验的多元化复合型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同时,要结合各年级各阶段专业课程特点,部署安排相对应的创新创业教育环节。积极鼓励教师围绕自身研究领域和科研课题,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提供高质量平台,引导学生组建专业多元化的团队,在自身所学领域持续自我提升,师生共同解决行业与社会痛点问题。其次,将***************评价深度融合至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成果作为专业学术潜力评价的重要标准,确保评价结果与专创融合型***************培养目标对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吸引青年、凝聚青年、引领青年为主要目标,转变工作理念、延伸第一课堂、凝聚发展力量。探索构建本硕博贯通的一体化“双创”育人新模式,全力打造科研、实践、组织三大育人工程,吸引大批具有科研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青年学生加入,聚焦优势领域,解国家之所难、应国家之所需。

拓展眼界格局

突出面向未来的价值塑造

李国龙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亟由单一依靠校内资源向多方协同转变,实现“产教融合”“校企结合”。同时,创新创业教育要探索行业前沿、重视社会需求,以知识的再生产和能力的再构建为驱动力,强调从真实痛点和社会需求出发,关注知识的应用与价值创造。

深化教育改革

给“双创”教育注满中国力量

李国龙表示,他理解,青年创业者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学会发现每个特定场景下存在的真实问题,学会用创新思维与创业精神解决问题。

未来,学校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从创新创业教育对青年思维塑造和成长发展的长期意义去把握这项工作,大力推动创新创业***************培养工作“换挡升级”,培养更多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双创”***************。

原文链接:http://education.news.cn/2021-08/09/c_12113208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