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历史文化解密_共青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委员会 - 素质报告厅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素质报告会» 报告会实录
秦岭历史文化解密

发布时间:2010-06-16 作者: 出处: 浏览:225次

主讲人: 樊志民

 

主持人: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秦岭,一座原始的古国,博大精深的山脉。自古以来,它被誉为中华民族的父亲山,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 长江黄河的分水岭,又被称为多博的生物库。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我校著名的农史专家、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樊志民教授为同学们做“秦岭历史文化解秘”的主题讲座,他即将为我们解开秦岭神秘的面纱和其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樊教授的到来!

樊志民教授是陕西洛川人,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馆长,国家社科基金历史组评审专家、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科技史学会副会长、陕西省社科规划办史学专家组成员、民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委员会副主委、杨凌区政协第六第七届委员国家重大文化项目《中华大典・农业典》副主编、《中华大典・农业典・经济作物分典》主编。2007年主持承办第七届东亚农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齐民要术》拍摄并担任学术顾问。同年率领中国农史代表团赴韩国参加第九届东亚农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参加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西安)申报工作,其“天人长安,创意自然的主题设计与布展思想,被申办方与世园协会所采用。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樊志民教授为大家作报告!

樊教授:

老师好!同学好!

我要坐着讲,因为脖子上有伤。另外一个,我的报告里面可能有比较浓郁的秦腔味。同学们在陕西学习四年,实际上沐浴一下秦风也有好处。

我今天给大家讲的是“秦岭历史文化解密”。我不知道大家看没看过《大秦岭》,去过秦岭没有?去过!过去到秦岭可能比较难一些,现在容易多了。在陕西工作,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习,实际上有机会应该到秦岭去一下。去了以后,大家的感受会比我今天的报告要更深刻一些。

我准备讲两个问题,一个是《大秦岭》纪录片的赏析,另外一个就是秦岭与中国的历史。

我先讲第一个,《大秦岭》纪录片赏析。“大秦岭”就是在秦岭前面加了一个形容词,我也循着这样一个思路,把这个纪录片从五个方面做一下分析。一个是大制作,第二个大视野,第三个大思路,第四个大选题,第五个大手笔。

首先,大制作。据说《大秦岭》是咱们的省委书记赵乐际同志亲自地给宣传部门出的题目。这几年,我们陕西在宣传方面做得很不错。有几个片子,大家有机会应该看一下。一个叫《望长安》,几乎动员了全国的著名文史专家评说陕西的历史地位,余秋雨起的片头。另外一个,大家现在看陕西新闻的时候,经常会看的“舞动陕西”或“印象陕西”,虽然比较短,但是这些片子大多数是航拍的。发现陕西的陕北的胸怀、关中的厚重、和陕南的韵意,给大家陕西黄土高坡的那样一个印象。另外一个就是我今天要赏析的《大秦岭》。《大秦岭》融自然与人文为一体,全方位地阐明了陕西对中华文化乃至全人类的贡献。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展示了绿色陕西的形象。

我在这里想的是这样一个问题,赵乐际同志为啥会出这样一个题目。赵乐际同志祖籍陕西,到现在还是一口比较纯正的秦腔。讲话的时候我们也听到,是非常纯正的秦腔。会说陕西话才会对陕西的历史文化有比较深刻的体察与了解。同时,赵乐际又是北大哲学系的高材生,(和我一级的,人家是省委书记)。但是,就是说这样一个学哲学的人对陕西的社会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这是省委书记出的题目。

另外一个,《大秦岭》是由中央电视台和陕西电视台联合拍摄的一部片子。大家知道,中央电视台具有顶尖的制作展示的能力,我们陕西电视台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所以这部片子是强强联合的高端产品。《大秦岭》热播,尤其过年前后不但陕西播、西北播,全国各个地方甚至有些县级电视台都在播。《大秦岭》是由康建宁担任导演的纪录片,嗯,也是个大导演。他被誉为中国纪录片的第一人。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他拍过《大国崛起》,拍过《晋商》。这些片子都是记录片里面的精品。康建宁也获得了这样一个称号,就是“当代纪录片沙皇”。

《大秦岭》在遍访各方名家这方面也是其他纪录片无法比拟的。这个纪录片的摄制组专门组织了一个采访组奔赴全国各地遍采水利、动物、植物、历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专家。一共有102人参与了这个访谈,咱们学校的有三位老师,我是其中之一。开个玩笑就是说,再增加六个人的话就是一百单八将。

这个片子第二点我认为就是大的视野。陕西是一个文化大省,历史文化资源的丰厚也是天下公认的,但是我们遇到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挖掘利用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来提升陕西的形象,来推动陕西的社会经济发展。这是我们陕西面临的一个需要解决,但很长时间又没有解决好的问题。过去我们陕西比较侧重于历史文化资源的宣介与开发。大家熟知的兵马俑、古城墙以及我们的博物馆里面陈列的文物大多数都是以周秦汉唐为主要内容的。这是一种纯粹的历史文化资源。这种的历史文化资源,我认为可能有这样的一些问题。它最大缺憾是它是既往性的是历史的,是静态的是缺乏自然资源有效支撑的这样一些主题。而过于凝重的主题很容易引发人们的反思与对比。尤其是周秦汉唐盛世与我们的荒冢残空形成了很大的反差,而且冲淡了人们对历史的尊崇与记忆。没有来过陕西的人想到周秦汉唐那样的盛世的时候是带着一种崇敬的心情来看的,结果一看以后,黄土高坡、荒冢残空。这种的反差让人觉得历史上发达结果我们现在很落后,对旅游者来说是一种很大的冲击。而且过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往往使我们沉溺于既往的成就,也就有形无形地背上了历史的包袱。这是我们陕西人思想观念深厚,长存而又不愿意顾及的东西。关键的就是说这些文化资源缺乏自然资源的一些支撑,和我们现在对于文化所追求的休闲享受自然的价值取向也不合拍。《大秦岭》、《舞动陕西》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些有意义的尝试。它开始尝试纯粹的历史文化资源与自然人文的有机结合。这样我们对陕西的认识就可以由局部到整体,由人文到自然,由历史到现实。我们可以在较大的视野范围里面重新审视陕西。就这样的思路的调整,这样一个视野的调整给人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这样一种感觉。

大思路。《大秦岭》是通过对于一座山的介绍来反映陕西的中国的自然历史与文化,这是一个全新的思路。关注自然环境与人文历史发展政治经济变迁的关系,这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新的认识方法和严谨的理念。我认为,这是一种科学的回归。我们过去比较多的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文史表达。我们的历史里面经常看到的是人,是社会。我们过去有一种说法,大家年轻的学生可能不知道,在座的老师都知道,“只要你的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这是毛主席他老人家说的话。这样一种思想,这样一种主观是没有错的,但是碰到自然碰到客观的时候就容易出问题。比较科学的表达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它在这一方面有一些比较经典的认识,就是自然环境因素在古代社会有决定性的意义。这是我讲在古代社会,现代社会我们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了。自然环境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生活的基础条件。在《淮南子》说过这样的话,我们山中的林、谷中的路、陆中的农、水中的鱼。就是说你有什么样的环境,才有相对的产业。当然我们也可以有水的地方种旱作作物,但是你费的劲很大。这种环境不同,我们的产业结构也就不同,我们的文明类型也就产生了差异。自然环境它是一种长期延续的结构,我们很难凭借人力在短期内改变它,他的规定性和制约性让人类文明显示强烈的地域特征。我们讲中华文化,就是这么一块土地上的文化。两河流域或者其他地方的那是另外一种文化类型。所以任何历史研究都应该从基础的资源出发,我们应该把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员,这是一种科学的现象。我们也曾经对自然胜利过,我们也陶醉于对自然的胜利。但是当自然对我们报复的时候,我们往往会遭受灭顶之灾。大家知道汶川地震很厉害,很多山滑坡。很多专家解释原因的时候讲了这样一个现象,就是我们经常在山间修路,经常要盖房子建工厂,好多情况下把山的这个脚给砍掉了。如果是一个斜的坡,下面这种连续的话,它往下滑的时候会慢一点。但是我把山的脚砍断了以后,非常容易产生滑坡。稍微有点外力,很可能就出了问题了。汶川地震时大量对人员造成伤亡的什么山脚,我们过去说秦岭上面也有很多盘山公路,现在比较出名了,大动静。

中国古代有一种主要的思想叫做“天人合一”,这是中国传统哲学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命题。它追求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它的基本内涵。用现在的话来讲,“天人合一”实际上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种思想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它不把人和自然看作是一种对立的关系,征服的关系。这种思想与西方有很大的不同。天时、地利、人和,这是我们中国人在看某一件事情它能不能成功的时候经常考虑的三要素。我由此想到,陕西何以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重要的作用,实际上不是陕西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而是陕西的自然和地理优势在这里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这就是我为啥要“解密秦岭”的一个原因。我认为这是一个大的思路。过去我们看到的是人,是政治,现在是把人和自然、历史和文化结合起来。我认为这是一个大的思路。

第四个就是我讲的就说这部纪录片有着大的选题。《大秦岭》涉及的时空、范围学科领域十分宽广,我这里用了一个超大选题。我想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说他是研究秦岭问题的专家。因为一个人的认识水平和研究能力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遍及秦岭的方方面面。有一首诗就讲观庐山,它讲“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里面实际上有一种方法论的味道,就是说你站在什么样的角度,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去看这个山,你是横看还是竖看所得的结论志不一样的。再一个就是说山它本身也是复杂多样的。如果有一个人认为他可以解读秦岭的所有问题,我认为这样的人是不存在的。实际上某一些人、某一些专家只能就秦岭的某一些方面谈一下自己的见解和认识。这里面我从网上下载了一些,也增加了自己的一些东西。地理学家眼里看到的秦岭,它是中国南北方分界线。地理学家看,就是这样一座山轻轻地把中国南北分开了,它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在生物学家眼里它是生物多样性的典型区域,南北东西不同的动植物在这里交汇共生。刚才讲到申报明年的世界园艺博览会,讲到这个申报的理由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这样的一种思想。我用了八个字,叫“连接南北,沟通东西”中国南方北方动植物分类在这里交汇。另外一个,“沟通东西”,不但是中国地理东西的沟通,也是世界东西的沟通,这个沟通甚至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我们的丝绸之路。在气候学家眼里,秦岭是暖温带和北温带的过度地带。是1月份零度等温线。八百毫米等降水量线也和秦岭重合着。在农学家眼里,在搞农业的人的眼里,秦岭南北史截然不同的两种农业类型,我们翻过秦岭到陕南就是稻作农业,到了我们关中八百里秦川就是旱作农业。在政治家眼里尤其看重秦岭,秦岭它是华夏文明的龙脉。因为有了秦岭的屏障与滋养,我们才会有八百里秦川的风调雨顺,才会有周秦汉唐的绝代风华。在军事家眼里,秦岭是千乘之乘,它是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兵家必争之地。在历史学家眼里,秦岭俯视秦川,是中国周秦汉唐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在宗教界人士眼里,秦岭是宗教文化的孕育融会之地。如伊斯兰等几大宗教都和秦岭有着密切的关系。还有一些历史上比较小的宗教,你比如说经教,显教,文教等等,这些小的外来宗教也在秦岭留下了它们的痕迹。在文学家的眼里,如果讲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那么我们就可以说秦岭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大手笔。《大秦岭》以八集纪录片的形式表现了秦岭所蕴含的历史自然文化。这八集里面既有内容的独立性,也兼顾着体系的完整性,应该说是立体的表达。它展现了秦岭的自然风光,文化遗迹。《大秦岭作为一个纪录片,从艺术方面讲,它的音响卓著、画面唯美。《大秦岭》的主题曲谱得好,主题词用得好。很多人看了《大秦岭》以后感觉很不错,这个与主题曲、主题词有很大的关系。大家注意了没有,这个主题曲里面有不少的陕西元素。这些陕西元素,首先是秦腔的铺排,西安的古乐。最关键的是还有一些佛道的音乐出现,这两个东西结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非常奇妙的效果。大家知道,秦腔雄浑,与古乐震撼于秦岭的奇雄峻险相映成趣。在陕西的人对秦腔刚接触的时候可能还比较反感。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齐吼秦腔。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人在陕西的时候非常反感秦腔,但是出了国思乡的时候,在国外感到寂寞的时候却最想听秦腔。后面还有机会回来的时候,买了好多秦腔的光盘。宗教的音乐,我们过去接触的比较少,在《大秦岭》里面有很多佛教的音乐、道教的音乐,这里面有四个字,叫梵音有林。大家到过佛教的寺庙里面又没有这种感觉,就是你听到这种音乐的时候让你感觉好像心里凉快多了,静下来了,有时候人变得纯真了。道教呢,是道取太平,梵音有林与秦岭的云蒸霞蔚相映成趣。就是一个硬的一个软的这两个东西有机的结合起来。

关键我讲的大手笔里面就是《大秦岭》的主题曲和歌词,我在这里用了神来之笔。《大秦岭》这个主题曲的歌词,纪录片的创造人员没有写一个字,结果它成了神来之笔。整个这个歌词是由唐诗集成的,最具关键性的就是它把这些唐诗创造性地放到了一起,而且表达了一种全新的意境。我们在欣赏歌词的时候实际上把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魔白居易这些人的形象在脑海中浮现出来。这些名家和秦岭相联系相辉映,是自然和人文在最高层次上的一种贯通和呼应。你看看,这就是《大秦岭》里面的主题曲的歌词。第一句,终南阴岭秀。这个人叫祖咏,活的年龄不大,但是这个人的诗尤其是《终南望余雪》写得非常好。它一共四句,还有一个故事。他到长安赶考的时候人家命题是写十二句的,结果他写了四句以后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写,就交上去了。因为不符合人家考试的要求没有录取。但是后面还是录取了。这几句,我给大家连起来念一下,就是叫“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因为不符合人家高考的要求,后面没有录取。但是这首诗在诗里面算是非常好的。第二句是李世民的“碧嶂插遥天”;这个给了李白两句“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秦岭愁回马”这是杜甫的;“心事两悠然”这是白居易的;“行到水穷处”王维的;“月出孤舟寒”岑参的;“云横秦岭家何在”这是韩愈的;“试登秦岭望秦川”孟浩然的。这一共是九文十句。关键是它把这九文十句凑在一起以后完全是一种全新的境界。集诗成句是古代文人的一种游戏。但是《大秦岭》里面把这样一些东西合到一起,表达一种完整的思想是无处其有的。尤其后面两句,“云横秦岭家何在?试登秦岭望秦川。”实际上,韩愈写这个“云横秦岭家何在”的时候他的心情是不太好的,因为它的下句是“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谏迎佛骨(就是咱们周围边上那个法门寺),就是说皇帝你不要兴师动众地搞这种东西了,结果人家把他发配了。但是到了《大秦岭》里面完全成了另外的一种境界。“云横秦岭家何在?试登秦岭望秦川。”我说这里面如果有一个字可以改的话就是“云横秦岭家就在”,有秦岭的话就有中华民族在。“试登秦岭望秦川”这句也是比较消沉的,但是在结尾的时候,完全给力人一种恢弘的壮阔的一种心态。就是这个大手笔,尤其讲主题曲的歌词编导们没有写一个字。

我用“五大”把《大秦岭》纪录片给大家基本解读了一下。当然《大秦岭》纪录片现在我们看的话也存在一些问题。《大秦岭》我们用“五大”去解读它,大也有大的难处。你要用有限的篇幅,来表现“大视野、大思路、大主题”往往也会出现一些纰漏。有些人看了《大秦岭》以后,尤其是一些专家学者看了《大秦岭》以后讲到他看到这里面有多少错误。西大的一个教授说,他看到有三十处错误。有的人说不只有三十处,我看到了五十处。怎么看待这些出现的纰漏,我是这样认为的,我们应该以一种平常的心态来看待这样一个纪录片。我是这样想的,就是说你专家有理性,但是你不是艺术家,你如果专家解读秦岭,拍一个片子,很可能广大的民众不会看。这是我讲的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艺术家有激情但是不是专家,他考虑了艺术效果的时候出现了一些纰漏我们是可以理解的。这个可能是《大秦岭》播出以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个人是这样想的,《大秦岭》这个纪录片,有比没有好,它中间有一些纰漏的地方或者是误差的地方我们可以忽略它。中国人讲“初生必丑”就是说在座的大学生,现在的姑娘非常漂亮,但是你们生下来的时候“初生必丑”,看不到十八年以后。所以我们认为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不同的理解,应该可以允许存在。在后面的宣传里面可以把它做得更到位一点。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结合我这个专业谈一谈秦岭与中国历史,杜甫曾经说过一句话,就是“秦中自古帝王出”起码在前一朝应该讲是这样的。因为我们讲十三朝古都。但是何以秦岭是帝王州,可能知道的人不太多。实际上在两千多年前,有人就解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刘邦当时从洛阳迁都长安的时候,他的两个谋士,一个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张良,另外一个叫娄敬(娄关山的娄,后面这个人赐姓国姓,所以也叫刘敬)。他讲了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说你要选择都城,必须考虑两个条件,一个是形胜之地,第二个是天府之国。所谓的“形胜之地”就是军事地理优势,所谓的“天府之国”考虑到主要是都城的有效供给,就是说你的经济发展怎么样。关中满足了这些条件,所以关中一直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我讲第一个问题就是讲秦岭“形胜之地”。大家知道我们现在就读的这个地方叫做关中,何以叫关中?就是它在四关之中。北边有萧关,在现在的固原一带;南边有武关,在丹凤;西边有散关,在宝鸡地区;然后东边有函谷关。四关之中,谓之关中。大家注意到了没有,所谓的四关起码有三个关是与秦岭有关的,东边的函谷关,南边的武关和西边的大散关。我们可以想象,没有这三个关没有秦岭的话也就没有关中了。

我们再看一下陕西的地形。陕西它这样一个地形,它南边有秦岭,北边大家知道有我们现在的长城(实际上没有长城以前是大漠沙漠),东边有黄河从北向南流过来,西边有陇山。这样一个地形,使陕西在西北地区成了一个被山带河的一个封闭的地形。这个封闭的地形非常关键,在首都选择的时候,这样一种地形起了很大的作用。实际上,一个国家和一个家庭是一样的,首先是安全问题。大家家里现在可能都有防盗门,装着防盗网,主要考虑的就是安全问题。一个国家选择都城的时候和家庭一样,也是要考虑环境的安全问题。这样的地形大概在清代以前一直是这样的。到清代,在康熙八年的时候,在现在的宝鸡北边,大家知道,现在在陇山东边,甘肃设了两个地区,一个是平凉一个是庆阳。当时为啥要把陇山东边这两个州和府划给甘肃呢?陕甘分开。康熙八年前后,李自成在北京失败以后有一部分力量退回到陕西。北边是李自成的老家,南边是秦岭,东边的黄河,李自成如果继续在西安这个地方继续坚持下去的话,朝廷很可能没有办法。所以陕甘要分省,原来陕西、甘肃甚至宁夏的一部分是一个省。分省以后,在陇山的东边设了两个府。这样看,在陕西的腰部(大家看陕西整个像兵马俑跪姿佣)打开了一个缺口。这个缺口实际上现在还在发挥它的地理作用。甘肃是东西很长,尤其是到了宁夏陕西这一块的时候非常细,伸进去占了好大一块地方。我们考虑到兰州军区,考虑到其他的一些因素的时候,这个地理划分是非常绝妙的。军事地理、政治地理同学们如果有机会看地图的话,这里面趣味无穷。大家知道徐州已经接近了山东了,但是国民党持政的时候,徐州这一块必须划分给江苏南京。徐州这个地方如果守不住的话,南京马上就危险了。现在看我们陕西的地理里面也出现着这样一个情况,我们的陕南从农业类型从整体上讲是属于巴蜀文化或者巴山文化,从农业类型上讲是稻作农业区,但是陕南这个地方一定要划归陕西。因为如果这块地方不归陕西的话,四川重庆成了封闭的地形了,有了这块地方在陕西的时候等于在四川重庆那个地理上也打开一个缺口,这个东西本来在后面讲,我现在给同学们讲了。

我们在看一看中国的地形优势。中国的地形从西到东可以分为三级阶梯,陕西刚好在第二级阶梯上。就是它背靠的是一级阶梯,下来是一级平原。这样一个地理优势也是它古代作为都城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中国历史从三代开始,三代里面以周代为盛,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是周秦两代,周秦两代周代建都关中。周的祖先就在咱们杨凌,秦的首是在咸阳。这两个朝代早期都是在关中地区活动的,关中的地理优势也在很大程度上帮了周秦两个民族的忙。首先我们看周,武王东向伐纣,经渭入黄,就是顺着渭水到了河南。为什么取得了胜利呢?这里面就是有居高顺流之拥,他是顺流而下的。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这个动力,如果逆流而上来到关中,很可能非常费力。但是顺流而下这是当时能灭殷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秦居关中,六国不得入侵,秦打六国的时候经常是把战事引到其他六国的国土上去打。这个在历史文献里面有明确的记载。秦国的战略有时候和现在美国的战略一样,就是不在本土作战。美国从独立以来,除了它自己打独立战争,后面基本上很少在本土打仗。大家知道古代的战争对老百姓生产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把这个破坏放到其他地方去,不要在秦地进行,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秦地据险有地理优势,居高临下。

到了西汉建立的时候,在首都的选择上还是有选择余地的。大家知道刘邦是东方人,跟随刘邦的人也以东方人为主。刘邦当时有意向将首都放在洛阳,因为这样的话离家近一些,但是张良和娄敬建议刘邦选择长安,他讲了一段话说,“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就是说这个地方有地形优势,再一个八百里秦川它的经济发展很好,“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大家知道现在提天府说的是四川,实际上最早提天府说的是关中。他讲“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就说你到了关中建都以后,东方乱了,秦之故地可全,我们可以把函谷关把守以后,朝廷可以安然无恙。有一个成语, “夫与人斗,不�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就是你和人打架的时候,把人家的脖子抱住把背按住,这样的话才能取胜。他说你到关中就是�亢拊背,脖子抱住背按住。娄敬讲了这个话以后,刘邦还在犹豫,就问张良说,“娄敬讲的这个对不对?”张良说娄敬讲的很对。洛阳这个地方比较小,而且是四面树敌,非用武之地。讲到关中“左�函,右陇蜀”,这样的一个地形优势,“沃野千里”,应该选择关中为首都。张良这里提到几个词就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娄敬提到“天府”,张良提到“天府之国”。刘邦听了这个话以后,马上“即日启程,西至关中”。后面历史证明汉代选择关中作为首都是明智的选择。汉代也成为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著名的历史王朝之一。

到了隋唐,仍然选择长安为都,但是隋唐的时候,出了一个问题,就是这个时候我们的国家机体越来越庞大,关中地区的供养能力不能完全满足朝廷的需要,也就是说漕运的压力越来越大。隋炀帝这个人我们现在评价不太高,但是这个人是一个很有本领的人。他这个时候带着军队平定了南方,到后面的西北安宁也起了很多作用。这个人现在之所以作为一个反面人物,可能与唐代对他的宣传有关,这个人实际上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同学们注意一下,中国历史上的暴君往往都是有本事的人,如果没本事他成不了暴君,成不了坏的皇帝。他的智慧他的能力有时候可以让他不听信于别人说的话,可以做出一些决断来。中国早期以东西为中心,黄河中下游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从隋唐开始中国实际上变成了一个南北中心。中国的帝王里面第一个敏感地感觉到中国的中心发生变化,由东西变成南北应该是隋炀帝,这个时候他修大运河联系起了南北。中国从唐代以后想把政治经济中心重合,这是一个探索。从唐以后关中就不是首都了,首都有逐渐东移南移的这样一个趋向。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这样的探索经历了很多磨难,基本上说这样的一个选择是不太成功的。首先北宋的时候定都于汴梁,就是现在的开封。大家坐火车可以看到,开封是一个平原上无险可守的一个城市,选择这样一个地方做首都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比较近。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这样一个地方做首都,你守的军队少,国家政权得不到有效保证,守的军队多,将领就可能夺权。实际上北宋得天下就是“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啊。这是自己内部是这样的。再者与少数民族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也看到靖康之耻,我们的两个皇帝被金兵所掳,所受的屈辱是大家无法想象的。皇后啊妃子啊基本上到了北方当了妓女。就北宋的历史看,我们把都城放到开封是不成功的。到了南宋的时候定都杭州,明初的时候定都南京。这完全实现了政治与经济中心的重合,再不用愁供应问题了。但是还有很大的问题,关键是江南偏安,北方的兵力部署的太多太强。结果发生了靖难之役,就是朱棣把他侄儿的权给夺了,打到南京去了,建文帝后来成了一个谜,不知道躲到什么地方去了。所以明清得了天下后斟酌再三,仍然决定迁都北京。一个王朝迁都可是一件大事啊,对这些问题不深思熟虑的话很难下这样一个决心。定都北京以后基本上稳定下来了。元明清都定都于北京,所以到现在中国的经济中心在南,政治中心在北,这样一个大的格局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北宋定都开封的,有一次宋太祖带着大臣到洛阳去看,他对他的手下说,我想把首都从开封迁到洛阳,大臣们反对,宋太祖说,“迁何难为也”。我把它迁到洛阳这还不是我的目的,就应当迁长安。就是说作为一种长远的设计应该是迁到长安。他后面讲了一段话,“欲据山河之险而取戎兵”。他当时就是陈桥兵变的主角啊,这是亲身经历过这件事的人说的话。到了南宋的时候,两个皇帝被人抓走了,宋高宗即位,但是选择首都的时候曾经问过一个叫李纲的人。李纲说,“巡幸之所(就是皇帝要去的地方,实际上就是首都),关中为上,襄阳次之,建康为下”。就是说关中这块是第一选择,河北的襄阳是第二选择,第三选择是南京。结果宋高宗啊,在南京都没有待,跑到杭州去了。一个是顺势一个是逆势,当然李纲可能没有理解宋高宗的意思,宋高宗和金国想打又不想打。如果把金国战胜了那两个皇帝回来,那这个皇帝谁当啊,有这样一个问题在里面,包括我们的民族英雄岳飞他都没有把皇帝的意思揣摩透。曾经在陕西干过一段事的汪若海讲了这么一段话,“天下如常山蛇势,秦蜀为首,东南为尾,中原为脊。今以东南为首,安能起天下之脊?将图恢复,必在川陕。”这也是讲秦岭形胜之地。到了唐以后我们看整个政治中心虽然不在关中,但是关中对中原局势的决定,乃至一朝一代的兴衰依然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前面讲的,你要等到安天下的时候,必须考虑陕西这一块地方。到了近现代也是这样的,在近现代战争中我们仍然考虑关中。抗日战争的时候,南京有了危险的时候曾经一度选择西安为陪都,甚至成立了西京筹备处。西京筹备处的主任就是张继,张继就是后来建立这个学校的筹委会委员之一。连战到陕西来,连战的父亲当时就是张继的学员。张继来陕西要成立西京筹备处,也确实证明了这样一个情况,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蹂躏、侵略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但是它止步于函谷关以东。这样的地形优势在现代战争条件下仍然起作用。这是与秦岭形胜有关的成语,刚才我讲的“�亢拊背、高屋建瓴”,站在房子上向下倒水,还有一个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讲的是汉刘邦出关中的这样一个故事。隆中对,这是诸葛亮出山以前对刘备讲的一段话,它其中讲到,形成夹击之势,一个是从湘南那边出,一个是从关中这边出,对魏形成夹击之势。有的人讲隆中对千古名篇,但是毛泽东同志认为隆中对犯了一个战略性的错误。一个弱小的国家分了两路军,决定了蜀汉注定要失败。

我再讲关中天府之国。古代社会是一个以农业为基本产业的社会,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和水平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选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刚才是安全问题,这个是供给问题。中国历史上三次大一统,秦汉和隋唐都是以关中为基础完成统一的,有的人甚至讲这是关中模式。秦岭对关中农区的气候条件、水利资源具有很大的影响。秦岭作为中国东部东西走向的一座山划分了两种农业类型,也是八百毫米等降水量线。关中这个地方按道理应该是北方地区,但是关中的风调雨顺大家有目共睹。今年长期低温,有些地方干旱。可我们关中的秋季就像往年的春季一样,需要雨的时候就来了,而且每次下一点。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们祖先很早就对这个有一定的认识,长安自古清风雨。关键是这个山形对关中这个地方起了作用。从北边来的冷湿气流遇到秦岭这样的海拔三千多米的山的时候有一个往回旋的作用,这个回旋往往就把雨降下来了。所以关中的风调雨顺和秦岭有很大的关系。秦岭让这个气流有一个回旋的过程。另外一个,“八水到长安”。八水里面,除了经、渭以外,另外六水都发源于秦岭。这些水是古代渭河南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现在成了整个关中城市带居民用水的重要水源地。我们杨凌很快可能就吃上秦岭的水了。

最早称关中为“天府”的是《战国策・秦策》,里面讲到关中为天府,“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到张良建议刘邦定都关中的时候,也多次讲到“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现在大家知道四川巴蜀是天府之国,但是四川称之为“天府”是诸葛亮最早提到的,是“天府之土”。如果从《战国策》里面说,诸葛亮的这个提法晚了五百年。最早把四川称为“天府之国”是唐代著名诗人,他讲四川是天府之国,比前面讲的这个晚了八百年。从先秦到元明时候,关中经常被称为“天府”、“天府之国”。啥时候不称了?清代以后,再没有人称关中是天府之国了。

我结合中国历史和关中农业发展给大家讲一讲。“周人始于关中”,周人的发祥地就在我们杨凌,周人对于关中的经营,我们是这样评价它的,确立了黄河流域在中华文明早期的中心地位。为何唐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关键是周人早期的农业经营,也与旱作农业的领先地位有关系,周人经营的大本营就在关中。三代里面周为盛,周的底蕴文化影响了我们几千年。中华礼乐文明基本是以周礼周文化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它是周民族的,实际上也是农业民族的。农业民族的一种价值取向,农业民族的一种世界观。秦王朝建立是中国农业第一次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个标志。秦建都咸阳,秦统一我们有好多评价。从农业方面,秦统一以后把当时许多分散的农区第一次统辖与一个中央政权之下,它的整体效用发挥出来了。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最先进的农区。大家知道希腊罗马,那只是一个很小的地方。我们那么多农区,黄淮、巴蜀统一起来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发达的核心地区。秦地政策,秦的制度也深远地影响了我们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谭嗣同说,我们几千年以来基本上使用的是秦的政策制度。这对中国两千年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唐时候,关中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司马迁曾说,“关中之地,天下三分之一。”关中这个地方从地理上讲,它只占国家的三分之一,人口也占三分之一,然而GDP占整个国民经济的60%以上。这完全是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过去是关中十居其六,现在是人家东南十居其六。我们现在也出现了大家讲的孔雀东南飞,秦汉隋唐的时候是往西北飞的。

这里面我讲一个函谷关东移的故事。函谷关有秦关、汉关,秦关在现在的河南灵宝市,汉关在现在河南新安县,现在这个关有二三百年历史。为啥把关往东边移了呢?在周秦汉代,人们以关中为荣,因为当时的首都在关中,而函谷关以东称之为关外。到了汉武帝的时候有一个将军杨朴,这个人的老家原来在函谷关的东边,人家把他叫关外人,说你不是北京户口。杨朴以关外人为羞,觉得没有面子。他立了功了,就像皇帝哭诉,您能不能把关再往东边移一点?皇帝把函谷关从灵宝移到了现在的新安,这样杨浦就从过去的关外人变成了关中人,相当于现在拿到了北京户口了。这是汉代时候的故事,说明在汉朝的时候关中的政治经济地位是很高的。

我们研究农业史,过去讲关中讲八百里秦川。实际上八百里秦川还有一个西北的外围地区,这个畜牧业比较发达。这个地方就是《史记》里面讲的“天水陇西,百地上郡”。我们过去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从简单的农牧结构去研究它,这样一种结构的互补有好处。这段时间我对这些问题做了一些思考,认为完全可以从政治、军事的角度思考这样的生产结构。因为在冷兵器时代,纯粹的农耕民族往往是比较柔弱的。我们经常看到我们的王朝和北边的少数民族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不堪一击。满清入关的时候就那么一点人,可是我们经常吃败仗。我曾经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在冷兵器时代农业民族往往是比较柔弱的,而且是越富的情况下越柔弱。首先,是车骑和步卒之间的战斗。游牧民族骑马、用战车,我们是步卒。很明显,一个小孩骑着马,我们大人在地上和他决战的时候往往都要打败仗。还有一个是定居与游徙之间的战斗。我们是有家有舍的,是固定的定居的,人家是游徙的。成吉思汗使的是运动战,马啊牛啊车啊赶着往前走,需要的时候一杀就得。我们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啊,这是运动战与阵地战的问题。还有一个是肉食与粮食的问题,我开玩笑说人家早上吃了一块牛肉,半生不熟的牛肉,到中午打仗的时候正带劲呢。我们早上喝了一碗稀饭,到中午饿的不行,停下来想回去吃了再打,可人家不给你这个机会。基于这样一个思想,我到庆阳参加一次会议的时候说了这样一个观点,就是周人从咱们这个地方向北迁徙到庆阳然后回到宾县,如果没有在庆阳这个地方的这段经历,没有畜牧业这部分因素的加入的话,可能不一定能打过殷商。这个话,庆阳的领导同志专家觉得讲的好。秦人早期是在天水一带,逐渐的进入关中。与东方六国战斗的时候,农牧方面我用了一个民富兵强。民富讲的是农业的这一块,有粮食,有积蓄,兵强主要是从畜牧业这样一个角度去认识。所以在这个报告里面我从军事方面重新讲了关中地区农牧结构的有效配置。

我们陕西从北向南依次包含了这样几种农业类型,陕北的半农半牧,关中的旱作类型,陕南的稻作类型。一个省里面形成这三个不同的农业类型是不多见的,这些类型也影响了陕西的历史文化。我给同学们讲过,陕西的作家,你看陈忠实的《白鹿原》是破译民族密码。陈忠实的眼睛,脸上的皱纹,一看就是中国传统的理学儒家的文化,整个刻在那个脸上了。贾平凹,我认为有很多道家的元素思想,他的小说最终是惠民,他的散文写得尤其好,喜怒笑骂皆成文章。陕北的路遥。高建群的《最后一个匈奴》把农牧民族交融以后兼具的奋斗精神和野性表达得淋漓尽致。所以在陕北我们看到的是农牧体制,关中看到的是厚重的农耕底蕴,陕南看到的是俊逸的巴蜀风情。正是这些构成了我们陕西多样性的文化底蕴,个人认为这与陕南、陕北、关中不同的农业类型有关系。

报告即将结束,我个人认为解密秦岭不是一个人一两节课的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们要聚齐不同的学科专业、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协同作战,逐步地深入。经过长期的的努力我们可能会获得我们所期望的我们所满意的东西。因为我的专业是历史与农业,我就自己所知道的讲了一些,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主持人:

    现在还有一点时间,同学们有疑问的话可以现场提问。

问:

    您刚才也提到了现在的话政治中心在北方,经济中心在南方,请您从政治或者军事的角度谈一谈北京作为一个首都它的安全问题。北京和西安从政治军事文化角度哪个更适合做首都?或者说咱们首都在北京的一些理由。谢谢!

樊教授

    北京做首都还是完全合适的,大家到长城啊居庸关可以看到,它南边面对平原,北边我们从张家口等地可以看到它是类似于关中这样一个地形,但是它是半边的。考虑到北方这些因素的话,历史上少数民族这样的因素,也是有险可守的。中国历史上,北方的民族往往比较强悍一些,南方的民族比较柔弱一些,到了明清的时候选择这样一个首都应该是对的。从现在的角度看,西安存在的问题是它是一个内陆城市,在与世界的沟通与交流方面,北京作为一个现代都市有它的优势。

有这个东西但是它不愿意说。这与过去我们宣介陕西的时候太过于侧重历史文化资源有关。《大秦岭》这样的一个视野是对过去的思维定势的一种修整。陕西文化里面,在上升阶段可能会表现出好多不足的地方;但是到了盛世,到了我们讲的常态发展的时候,陕西的历史文化大气的方面会表现出来。

问:

    秦岭对当今的关中人民有什么影响,比如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上面。

樊教授:

    现在它作为一个自然的,大家更多的是欣赏它。让大家有机会到自然里面。《大秦岭》播出以后已经起到了它的效果。过去大家说到西安去,现在老师同学们好多到五一、十一长假的时候开着车就到陕南、到秦岭里面去了。由对历史资源的关注,到对自然资源的关注,这是我们在宣介陕西方面很大的变化。这与过去有好多不一样,这样一部片子不可能一下子达到我们期望的那样一个效果,但是我们慢慢地来。陕西也会更开放,在经济发展里面更有活力。《大秦岭》应该有这样一个视野,我们应该感受到的。

主持人:

同学们,刚才樊老师在《大秦岭》纪录片的赏析,秦岭与中国的历史以及关中与中国农业的发展三个方面,从自然地理以及文化历史各个方面给我们讲了秦岭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了解了秦岭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在报告过程中,樊老师语言精练,知识严谨,让我们领略到了一个知识渊博的专家学者的风范。这个报告我们受益匪浅,中国的地大物博酿造出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而从地域文化上来讲,秦岭涵盖了东西南北不同的行政区划,各种文化现象在这里异彩纷呈、交叉荏苒,并且扩散辐射。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今天樊老师的这场讲座,能够进一步关注秦岭,关注秦岭的历史文化,为深入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提供一个全新的视野。最后让我们继续以热烈的掌声,感谢樊老师的精彩报告!

今天的报告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