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发展与航天精神_共青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委员会 - 素质报告厅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素质报告会» 报告会实录
中国航天发展与航天精神

发布时间:2011-05-15 作者: 出处: 浏览:282次

主讲人:李光亚

 

尊敬的各位书记,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很高兴在举国关注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即将发射的日子里,来到我国西部地区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源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大家谈谈中国航天发展和航天精神这样一个话题。

我来自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这个研究院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今年我在这个研究院工作已经进入第三十五个年头了,应当说这一生都献给航天了。研究院还有一个对内部的名称,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简称“航天一院”。在中国航天界只要提到航天一院大家都知道那是一个什么地方呢,从天安门往南有国内第一条快速公交大道,不要拐弯一直就走到我们院里边,离天安门十公里的地方,与南苑机场是一墙之隔。目前在研究院的门前有一个很大的牌子,上面写了这样几个字“国防重地,未经许可,不得入内”。说明研究院承担我国重要的研制任务。

那么,在没有展开我的报告之前,先给同学提供两条比较重要的航天信息:第一点,我们刚刚过去的2010年全世界航天由于一共进行了70次发射,当中俄罗斯完成了31次,我们中国和美国两家个完成了15次,另外九次分布在日本、欧空局、印度和巴西,这样一个数字告诉我们,我们中国航天的发射次数已经开始跻身于世界航天强国之列,这是我们非常引为自豪的一点,因为发射次数能反应一个国家的航天水平;那第二点航天信息是从1970年的424号,到今年的44号,我们中国航天一共进行了137次发射,我们国家研究院完成了101次,还有36次是上海航天局完成的。在我们的研究院去年1218号完成100次发射的时候,同学们如果注意到当时的报纸就会发现《人民日报》在第一版进行了专题报道,叫《火箭研究院完成第100次发射》,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火箭研究院有一个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龙乐豪,他对我们中国航天未来的发射形势做了一个权威的预测,龙院士是这么说的:从19702010年中国航天研究院就火箭研究院用了40年的时间完成了100次发射,第二个100次,龙院士就预测只需要6年的时间,所以第一个100次是40年,第二个100次只需要6年,这表明中国航天事业特别是火箭事业将进入产业化、规模化的时代,是航天将进入大发展的时代,需要同学们在今后更加关注我国火箭的发展。这两点信息跟我后面讲的题目有关。

接下来给大家讲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就是中国航天的历史变迁、两大主营业务和目前中国航天的产业布局,大家宏观上要了解一下;第二,我想讲一下中国航天的两大主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实现的历史性的跨越;第三,中国航天2030年之前我们要完成新的三大里程碑工程,这个要告诉同学们;第四要告诉同学们中国航天工程的基石是火箭技术,摇篮是火箭研究院;最后一点给大家讲一下中国的航天精神对***************成长具有的感召与激励。

现在我们来看第一:中国航天的历史变迁、两大主业和产业布局。中国航天的第一个研究机构成立于195648号,这是我们中国航天创建的日子。大家想一想这个时间是什么时间呢,正是钱学森归国刚刚一年,钱学森1955年回国,1956年按照毛主席那一代中央领导人的决策,我们中国要搞导弹、原子弹,也要搞人造地球卫星,因此就成立了第一个航天科研机构,叫做“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那么钱学森钱老就担任这个研究院的院长,中国导弹之父。大体上在一年之后――1957年,在国防部五院下面又设立了两个分院,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就是我们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的前身,那么钱学森钱老兼任我们这个研究院的院长,还有二分院就是现在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从1964年开始,航天体制就发生了连续的变化,先是成立了第七机械工业部,简称七机部,接下来成立了航天部,部门更能反应它的主业:就是搞航天的;再往下航空与航天有一段短暂的合并,成立了航空航天部,航空航天部实际上是国家从精简机构的角度把航空和航天合到一起了,其次合到一起运行起来是两个行当,很不像。现在很多人不知道航空和航天的区别,其实区别很简单:大气层以内是航空,大气层以外是航天。这两个行业很难融合,只存在了很短的时间,航空与航天又分家了,成立了航天工业总公司、航空工业总公司,到了总公司这个阶段了,军工行业是五大部门总公司:除了航天工业总公司还有航空工业总公司、核工业总公司、船舶工业总公司和兵器工业总公司,是五大工业总公司的产业布局。到了199971号,这一天五大工业总公司都一分二,变成十大军工集团,航天在这个时间分成了两大集团公司,一个叫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就是我们研究院上面那个机构,还有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是两大集团公司并行的产业布局。中国航天机构就是这样一个演变过程。这两大集团公司下面的研究院的总共从业人数有24万,下面的机构都是研究院级建制,这两大集团公司各自拥有八个研究院,像我们研究集团公司有一院、四院、五院、六院、八院、九院、十院八个研究院。那个集团公司大体上也是八个研究院,就是说两大航天集团一共16个研究院的建制。不是我在一院就说航天研究院重要,关键是我给大家讲了大家不明白,航天一院也好,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也好,这个一院在中国16个研究院中位置比较特殊、比较重要,下面我会具体再讲原因。两大集团公司航天是两大主营业务,也就是说中国航天的立业之本是两大主营业务,第一大主业研制各类导弹为中心的武器装备,社会上很多人就以为航天就是搞火箭发射、卫星发射,其实它更大的一块主业是研究各类导弹为中心的武器装备,这是它的一大主业,也是从研制导弹起家的,第二大主业是研制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各类地球、月球卫星和载人飞船,实施载人航天,进行太空开发、深空探测,所以航天两大主业简单概括起来就是这样。

第二个题目,中国航天两大主营业务五十多年来取得了哪些辉煌成就,实习了什么样的历史跨越,概括起来说,中国航天五十五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是三句话,我们国家目前的战略终极导弹形成了国家的战略核威慑能力,简单一句话说,我们的战略终极导弹目前可以达到世界上任何一点,换句话说可以达到美国任何一点。你这个国家的战略导弹如果不能到达到美国任何一点就不能说你这个国家具有了战略核威慑能力,为什么,因为在今天这个世界上能够对中国形成战略威慑、对国家安全形成威胁的只有美国,所以我们的战略导弹一定要覆盖美国任何一个地方,这才标志着我们国家的战略核威慑能力已经形成了,第二句话,同学们,战略导弹固然重要,但是在一定意义上战略导弹不是用来打仗的,是用来形成国家核威慑能力的,真正打仗还得考战役战略导弹,第二句话的成就就是两大集团公司成功研制门类齐全、系统配套的战役战术导弹,形成了维护国家安全的立体实弹能力,我们有海防的、空防的、地避的,形成了立体作战的能力。第三句话是我们现有的13个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能够把各类的地球月球卫星和载人飞船送入预定的轨道,这就是中国航天目前取得的三大成就,简单概括就是这么多。

讲到这里,我讲一段关于邓小平同志生前说过的话,我们这个国家如果没有导弹、原子弹没有人造地球卫星,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这反映了一个民族的能力。他就告诉我们,这个国家可以很大、可以很富,但是如果没有战略终极导弹,这个国家永远都不能成为一个强国,战略终极导弹的威慑能力不在拥有多少,关键在于有没有,我们集团公司在199971号成立的时候,朱�基总理参加了成立大会,当时我作为院里领导参加了会议,朱�基总理知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是搞航天导弹的,他在当时的会议上说,美国、俄罗斯我们都很清楚他们两家各自拥有6000枚核弹头,我们中国人明白一个道理,就是你打我100下和我打你1下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核战争条件下面没有赢家,一定是两败俱伤。所以这就是战略核力量建设的重要性,没有这个东西不得了,不在于偶多少,关键是有没有。我们国家现在的经济规模已经跃居到世界第二,我们的版图占据世界第三――960万平方公里,但是如果没有战略核导弹,我们国家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我们看过国庆50周年阅兵式,也看过国庆60周年阅兵式,但是最让西方震惊的就是最后的战略导弹方阵,这一点很清楚的告诉我们,战略核力量建设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这是三句话的成就。

接下来我们看两大历史性的跨越,两大历史性的跨越:我们国家的战略导弹实现的第一代到第二代的历史性的跨越,这是一大历史性跨越,我们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正处在从第一代向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历史性跨越中,我给大家详细讲一下这两大历史性跨越。先看战略导弹,由战略导弹弄明白以后,战术战略导弹大体也是这样一个跨越。我们国家的第一代战略导弹首推成功的时间是1980518号,“我们国家向太平洋海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取得圆满成功”,这是《人民日报》当时报道首推成功的原话,它不是讲战略导弹,那时候保密,这是我们国家战略导弹发射成功的日子,我们国家的导弹有个代号叫做“东风”,我们火箭有个品牌叫做“长征”,第一代战略导弹叫做东风五号,这是第一代战略导弹的标准型号,从这个时候开始我我们国家正式拥有了战略核力量,但是第一代战略导弹有三大弱点很难对美国形成战略威慑:第一大弱点,体积庞大,射程受限,体积是三米三五的直径,这么大的东西最要命的就是它的射程不可能很远,不可能覆盖美国任何一点,第一代战略导弹如果从我们的东海岸打出去,比如从上海打出去,充其量能达到美国的旧金山和洛杉矶――美国的西海岸,很难达到华盛顿和纽约,为什么,大家知道美国东西横跨四千公里,达不到美国的首都,达不到美国的首都就对美国形成不了威胁,这是它最要命的一点;第二,它的发射启动性差,第一代战略导弹要么在固定的发射站上打,要么在固定的发射机上打,都是固定的,你想一想美国的侦查技术这么发达,你的发射地点早就在他的视野之内,你这里还没准备打呢,人家就准备拦了,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专门就对付这种我们这种抛物线式的导弹,所以没有机动性它的威胁能力很难形成;第三大弱点,发射准备时间很长,因为液体推进剂不能提前加进去,只能打仗时候开始往里加,第一代战略导弹的加注时间从开始加注到加注完成至少需要半个小时,真正打起仗没这么长时间准备。所以这三大弱点很难对美国形成战略威慑,我们必须研制第二代战略导弹。第二代战略导弹研制成功的时间是199982号,用了19年时间我们把第二代战略导弹研制成功,首推成功在199982号,199983号,《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布了这样一个消息,“中国在本国境内成功进行一次新型远程地地导弹发射试验”,就是我们第二代战略导弹首推成功的这次试验,这次首推成功意义重大,首先的直接意义就是提升了我们国庆50周年阅兵的技术含量和政治含金量,国庆50周年阅兵式最后的导弹方阵三个导弹发射场里面装的就是我们第二代导弹。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在国庆50周年拿不到第二代战略导弹,我们没有这样一个导弹方阵,我们的阅兵式的技术含量和政治含量就大大降低了呢,肯定是这样,因此这个发射成功的时间对我们国家意义非常重大,它使我们国家真正具备了我们现在所需要的这种战略威慑能力――能够覆盖美国任何一点的战略威慑能力。第二代战略导弹要客服的正好是第一代三大弱点,所以它有三大优势:首先它的弹体小型化,射程增加,第二代战略导弹的推进剂不再是液体的,固体化以后体积就可以变得很小,弹体小型化以后的直接作用就是射程增加,现在我们说到的覆盖美国任何一点主要是第二代,做不到小型化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它的第二大优势是发射机动性很强,我们看到的国庆50周年阅兵式、国庆60周年阅兵式最后的战略导弹方阵实际上就是公路机动,就是在公路车上发射,我把这个公路车拉到一定合适的位置,一起速一秒钟就打出去了,机动性很强,不再是固定地点发射,在潜艇里面存放几十枚这样的战略导弹在几十米深的海底,向太平洋纵深推进突然打出这样一枚导弹,美国、日本是很难拦截的,威胁很大,机动性很强;第三大优势是发射准备时间很短,为什么,固体的不需要加注,那个燃料以及提前都装进去了,一启动一瞄准瞬间就打出去了,发射准备时间很短,所以,战略导弹实现的第一代到第二代历史性跨越使我们国家战略核威慑能力建设跃升了一个很大的台阶,为我们的国家安全构成了最有利的屏障,战略导弹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在这里可以大体讲一个基本的意识,我们国家的战略导弹的打击能力毁伤能力应当说具备了世界先进水平,我们讲的重点是突防能力,我们怎么能够突破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现在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专门对付的就是我们这种地地战略终极导弹,一地到一地、抛物线式的,这种导弹要突破防御系统,给同学们讲两种思路,第一,可以在弹头上做文章,战斗部里面的弹头可以设计多个,里面的弹头可能几十个,外形都是一样的,但是大部分都是诱饵,里面可能就一两个是真的,如果没有这套系统,拦不住这一两个它就倒霉了,只要过去这一两个就到了,这是战斗部是机动的、多头的;第二个思路,同学们可能很容易想到第二个思路,导弹的飞行的轨道可以做一些改变,不再是传统的抛物线式,如果轨道改变了,他这套系统根本就起不来作用,不再是传统的轨道,所以这是两大趋势、两大路径,就是怎么增加导弹突防能力的两大路径。这是第一大历史性的跨越,就讲这么多。降到这个地方,还可以给大家顺便多说几句话,我们现在国家的安全形势非常严峻,大家知道我们有南海问题,有钓鱼岛问题,还有祖国统一的问题,背后都是中美之间的较量,这些问题最终要解决,按照我的观点看,就是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特别是军事实力,要强大到足以和美国抗衡的程度,这些问题才可以解决,否则这些问题不大好解决,大家知道邓小平生前访问过日本,1978年访问过日本,在日本举行个记者招待会,日本记者提了一个非常敏感,也是很难回答的问题,一个记者就问邓小平,说:“邓先生,你如何看钓鱼岛?”这个问题是中日两国之间非常敏感的问题,我们院有一个博士,写了一篇论文,我也看了,里面有这样一个观点:中日早晚必有一战,导火索定是钓鱼岛,钓鱼岛问题很难靠和平手段解决,所以日本记者提了这个问题以后呢,小平同志的回答,这显示了一个政治家的智慧和艺术,小平同志这么说,钓鱼岛这个额问题比较复杂,我们这一代人的智慧不够,还是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去解决,相信他们一定能够找到解决的办法,那么目前怎么办呢,小平同志说,目前中日两国的政治家拿这八个字来办:各自争议、共同开发。就主权问题不要管了,各自争议,共同开发,我把小平同志的这一段话潜台词这样解读,一定是这个意思:中国20年、30年以后强大了,钓鱼岛的问题不复存在。为什么是这样?北方四岛举世公认是日本的领土,二战之后被苏联拿走,日本人每年都要求归还北方四岛,去年俄罗斯的总统到北方四岛视察一下,日本人表示抗议,结果收到了日本本国的舆论也在说日本政府你这个抗议有什么力量?那个领土现在是俄罗斯的,人家总统到那里去视察一下,你的抗议不是苍白无力的吗?日本民间要求归还北方四岛,到了普京当总统的时候,普京做了个小小的让步:归还两个小的,行不行?日本海不敢,日本人说要归还就一篮子,在我看来,我看俄罗斯很难一篮子归还,我看那一人总统也不敢下这样的决心。日本的军舰从来不敢到北方四岛去折腾,为什么,因为俄罗斯太强大。大家看钓鱼岛实际上处于日本的控制之下,我们香港、台湾以及大陆的民间人士前年组织过很多次保钓行动,结果都无果而终,有一次还牺牲了一位姓陈的香港一事,当时我有印象,国内的舆论非常强烈,大学生纷纷给外交部写信,说,外交部你们这帮官员都缺钙,腰杆子不硬,缺钙,为什么连个硬话都不敢说?那确实不是外交部缺钙,是我们国家的国防实力还不够强大,再看现在世界上,美国人高度重视朝鲜的核问题、伊朗的核问题,大家知道,为什么朝鲜在一个弹丸之地,远离美国本土,朝鲜的核问题美国人要高度关注,多次鼓动六方会谈来解决朝鲜核问题,为什么,就是因为核武器这种东西,不同于常规武器,拥有了核武器这个国家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对它不小看。我最近看到网上一篇《环球时报》一篇文章是这么分析,因为卡扎菲现在被空袭以后,朝鲜人现在中间这一段,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如果卡扎菲当时不放弃核武器,美国和西方不敢这么轻易对他动武,朝鲜人总结出这么一条,卡扎菲当时放弃核武器、主动弃武的时候,得到了奥巴马的表扬,说卡扎菲好样的,主动放弃核武器,朝鲜人现在回过味来了,不能主动放弃,所以朝鲜人的核武器将更加坚定,六方会谈前景将更加暗淡,朝鲜可能搞武器的决心将更加坚定,这就是我讲我们国家不能没有战略终极导弹,这个方面的力量如果弱了,我们国家将不可能有现在的国际地位。我们再看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历史性的跨越,我刚才讲我们国家目前一个是13个型号的运载火箭,有的同学会问,为什么要搞这么多型号,因为:)的重量、轨道不一样,决定了火箭的种类毕竟不一样,火箭有两级的、三级的,有串联的、有并联的,一共是13个型号,这13个型号的运载火箭归结为第一代的话,第一代运载火箭有三大弱点,很难应对中国航天事业未来的发展需要,第一大弱点,他的运载能力严重不足,和世界的水平差距很大,我们跟自己过去比取得了很辉煌的成就,但是跟世界水平比,火箭的能力严重不足,我们国家的13个型号的运载火箭发射高轨道的有效载荷最多能达到5.2吨,就是我们可以把重5.2吨的卫星送到三万六千公里的高度,这是我们的最大运载能力,那么美国、俄罗斯是多大呢,是15吨,我们只是相当于他们的三分之一,那么低轨道的运载能力,两级火箭最多能把9.1吨的有效载横送到200~300公里的高度,那么,美国、俄罗斯能把25吨的有效载横送到这个高度,我们基本上比他们三分之一多一点,这是我们运载能力不足,加上我们中国力量登月,我们要建造空间站,这些运载能力都是不够的;第二,13个型号的运载火箭第一级、第二级的推进剂都是剧毒的,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对环境的污染、对人体的伤害非常之大,1996215号是我们国家航天发展史上遭受挫折最严重的一次失败,那一次发射美国的卫星,那时我作为研究院下面一个研究所的省部书记亲眼在现场目睹了那悲惨的一幕,火箭刚离开发射台22秒,就一头扎在山根,整个火箭跟卫星就爆炸,地动山摇,我们付出了六条生命的代价,当时冲击波动把彝族同胞的房子夷为平地,尤其有几个彝族兄弟被闷死在里面,如果大家有机会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看一看火箭爆炸的地方,到现在是寸草不生,它剧毒,对环境污染很大;第三大弱点,形成过于复杂,13个型号给设计、制造、运用带来极大的麻烦,所以必须实现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它也不是一个现代化设计的要求。所以这三大弱点决定我们必须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所以新一代运载火箭在20067月经过温家宝总理的批示已经进行了很多重大技术攻关,我们西安有个横田第六研究院,他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第六研究院主要是液体发动机,这个研究院全院上下就集中搞液体发动机,那么他们研究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发动机首先要进行重大技术攻关,我们进行了很多次实测,发动机的主要技术已经取得了突破,看这个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制造基地,大家不一定知道,天津滨海新技术开发区,跟福特320的生产线相距不远,也是那个开发区最大的一个制造企业,一共3000亩土地,天津市政府零地价给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提供3000亩土地,在那个地方也生产新一代的运载火箭。这是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模型,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直径比现在我们最大的直径,现在我们最大的火箭直径是三米三五,新一代火箭的直径达到五米,它的直径是五米,四个助推器的直接就是现在我们最大的火箭直径三米三五,所以他是非常壮观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制造基地选在海南省的文昌县,有的同学会问,为什么都选在海边,因为新一代运载火箭直径太庞大,铁路、公路都没法运,我们现在三米三五的直径铁路车过铁路涵洞的时候,速度就得很慢很慢,基本跟自行车的速度差不多,要是一快就会撞到涵洞,要是五米的直径就没法运,所以必须选择海边,组装测试制造完成以后直径走海路,晕倒海南发射场,也必须健在海边,所以宋庆龄的家乡文昌县讲建造我们国家第四座火箭发射场,我们新一代运载火箭咋那个地方进行首次飞行,大家看新一代运载火箭的三大优势,第一,运载能力加大,新一代运载火箭运载能力就是世界的水平,高轨道我们能达15吨,低轨道我们能达25吨,就是目前世界的水平,所以运载能力的加大是第一;第二,推进剂环保,不再是剧毒了,推进剂是液氢液氧和煤油三种推进剂;第三,型部简化,就是这种火箭将来研制成功以后不同的载横我可以不同形式的拼装就适应不同载横的发射,比如你的载横非常重,达到25吨了,我就捆绑四个助推器,如果再少一点我就两个助推就可以了,如果再轻一点,我就不用助推器,甚至一个助推器就可以作为一个火箭发射,所以这样的话,火箭的型部就可以简化,就没那么多型号,所以他的三大优势能够应对我们目前中国航天事业未来发展的需求。大家看新一代运载火箭第四个发射场――海南文昌发射场,2014年新一代运载火箭实现首次飞行,那么新一代运载火箭知识我们新一代真正要实现中国人登月,这个新一代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还是不够的,我们必须研制重型运载火箭,大家有这个概念,新一代运载火箭跟重型运载火箭概念不一样,新一代运载火箭相对于13个型号而言最多能达25吨的载横,那么重型运载火箭将来要实现百吨级的运载能力,为什么这么大的运载能力,因为将来登月飞船必须要超越百吨,大家知道美国人在1969720号就实现了载人登月,美国人从69720号开始登月,先后五次登上月球,一共是送了12个宇航员登上月球,发射载人飞船的 火箭叫“土星五号”,我到美国休斯敦航天中心看见过这个火箭,非常庞大,他的直径是10.6米,将近11米,你想我们新一代才5米,远远不够,俄罗斯的等于火箭n-1,他是五级火箭,一级最大的直径是17米,运载能力是90吨,结果俄罗斯人也想跟美国人搞登月竞赛,美国人登月成功之后俄罗斯人也不甘落后就研制了五级火箭,结果从69年开始发射,到72年连续4次发射均告失败,全是火箭出问题了,为什么你想想他搞五级火箭,过于复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必然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最终放弃了登月,当然,在我下边会讲,现在俄罗斯人仍然有登月的计划,这是我讲的第二个大问题,就是中国航天50年来取得的三句话的辉煌成就和实现的两大历史性跨越。

现在我们来看第三个题目,中国航天2030年之前要完成的新的三大里程碑工程,新的三大里程碑工程是相对于第一个五十年我们中国航天取得的第一个五十年的三大里程碑,第一个五十年的三大里程碑国家已经有了定论,第一大里程碑就是发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0420号,第二大里程碑就是实现了载人航天,第三大里程碑就是完成了嫦娥奔月,这是第一个五十年完成的三大里程碑。那么,2030年之前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完成新的三大里程碑工程,大家看,第一,载人航天工程在往前发展就是要建造我们国家自己的空间站,大家知道,在今天这个世界上,只有1个国际空间站,是以美国、俄罗斯为首,联合众多国家共同建造的一个空间站,美国的航天飞机今年6月份就要退役,就要靠俄罗斯的火箭送飞船上去,把宇航员进行交替,这个国际空间站是很多国家联合建造的,美国、俄罗斯也多次要求中国参加国际空间站,我们国家的态度很明确:我们不参加,我们要自己搞自己的国际空间站,我们完全有能力来完成国际空间站的建造。这个国家空间站的建造是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就是载人飞船阶段,载人飞船阶段实现的目标是第三个,第一要实现宇航员上天,杨利伟神舟五号已经实现了,这是最基本的,宇航员能不能上天,第二要实现多人多天飞行,神舟六号已经完成了,两人多天,第三要实现宇航员太空行走,神舟七号在刚出场已经完成了,所以,国家空间站建造的第一步目标载人飞船阶段的三个小目标阶段性目标我们都已经完成了,这个是非常在西方引起很大震动的一件事,我印象神舟五号,20031015号,神舟五号载人航天成功以后,西方的舆论评论很多,他们主要是从军事层面评价中国载人航天的,其中法国有家媒体是这么说的,中国载人航天的成功意味着在太空竞赛这个层面,美国、俄罗斯多了一个强劲的对手,国际宇航俱乐部不再是美俄两家独霸天下,而是中美俄三足鼎立,中国稳坐国际宇航俱乐部第三把交椅,我们很自豪的,在今天这个世界上能够独立、自主实施载人航天的中国是第三个,截至目前没有第四,这个年代的第一步目标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二,空间实验室阶段,我们现在正在进行这个阶段的工作,这个阶段主要是实现载人飞船的和空间目标飞行器的交会对接,这个交会对接是有人对接和无人对接两部分,今年我们天宫一号飞行器――将来就是空间站的核心部件――今年发射成功以后,紧接着就打神舟八号飞船,这个是不上人的,他要设立一个中心给空间目标飞行器实现无人对接,明年的神舟九号飞船将上人实现空中的有人对接,所以为什么翟志刚的出舱跟杨利伟的上天同样重大呢,如果仅仅有杨利伟上天、没有翟志刚出舱,我们这个空间站建造当中宇航员的空中交会对接这个动作就没法完成,所以第二步的目标今年就进入试行的阶段,今年8月我们要达成目标飞行器,新结构就是打神舟八号,实现今年空中目标和飞行器和飞船的无人对接,神舟十号和神舟九号正在进行后期的工作;第三步就是空间站阶段,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在太空建成长期无人照料的太空空间站,解决长期无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国家空间站的建造不仅是和平开发太空,它的军事意义特别重大,为什么呢,实际上空间站不仅是一个太空实验室,它可以在空间站布置非常庞大的天对地观测系统,对地面任何一个目标实施高清系统的侦查,军事用途非常之大,所以为什么我们的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之后西方着重从军事层面评价中国载人航天的意义,就在这个地方,军事意义非常重大。

要让这个目标实现,就是你将来要载人登月首先能不能发射飞船它从地球经过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轨道,能绕着它飞行,这是最基本的一步,我们嫦娥一号已经完成了从地月转移轨道经过三十八万公里的行程到达环月轨道,这是绕月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落这个阶段我们正在进行,2014年我们要完成这个阶段的工作,那么我们的嫦娥二号这个阶段的工作主要是由对将来飞船着陆的地方进行实地的勘察,首先我们嫦娥二号对我们将来月球探测器着陆的宏观地区进行近距离的探测,我们拍了照片传回来,将来我们月球的探测器就在那个地方着陆,神舟三号就是下一次真正降落在月面,就宏观这个地区,在地月面上进行实际的巡查,月球探测器将来在月面行走,这是对月面进行实地的勘察,分两个点,一个是近距离拍照,一个是月球探测器要在月面上实际行走,那么第三步,三期工作就是回,在这两步的基础上再发生一个月球探测器,这个探测器是可以返回地球的,他要采集地球上面一个东西,完了以后还要安全的返回地面,那么有了这三步以后载人登月才能提上日程,当然,还最基础的工程还是我们国家的重型运载火箭,这是我们国家的第二大里程碑,实现中国人登月。第三大里程碑,我想问一下同学们,第三大里程碑新的工程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北斗导航,叫做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那么我们再问一下,目前世界上有几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四套,第一套,美国的GPS,第二套俄罗斯的格拉纳斯系统,第三套欧洲的伽利略,第四套就是中国的北斗工程。这个是我们国家2030年之前新的三大里程碑之一,建成我们国家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我们国家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将分两个周期,最近一次发射是2011411号,早上447分,我们发射成功我们北斗工程的第八颗卫星,今年要进行北极的发射,我们分两步走,2012年我们要建成第一阶段的系统,覆盖亚太地区,这个系统建成之后大约需要10多颗卫星,现在8颗还不够,后续还要发射几颗,2012年之前基本把亚太地区覆盖,到2020年,我们覆盖全球,我们真正要完整这个系统一共需要发射35颗卫星,大家知道美国、俄罗斯这套系统一共多少颗卫星,美国的GPS系统、俄罗斯的格拉纳斯系统都是24颗卫星,我们的是35颗卫星,比他们多11颗,这个是赶2020年之前覆盖全球,我相信我们这个系统建成以后的精度不会比美国的GPS低,现在我们广泛使用的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都是租用美国的GPS系统,这对我们国家未来的军事斗争和国民经济建设存在的隐患非常之大,为什么,美国的GPS系统和俄罗斯的格拉纳斯系统都分为军事和民用两套,和平年代可以把民用系统租给你,但是一旦打起仗来,一旦战争起来,他马上对你这套系统关闭,你这个导弹如果没有卫星,你就失去了耳目,很难提高精度,因为现代战争,大家看一下美国这几年打的战争,实际上、基本上都说导弹、卫星之战,这个导弹在飞行的过程当中,出现的任何的偏差卫星及时纠正,是导弹的精度得到极大提升,看一看美国打我们南斯拉夫大使馆的五枚导弹基本上都是从同一个孔里面穿过去,精度非常之高,为什么,主要是卫星的纠正它的飞行偏差,如果将来我们老是租用美国这套系统,将来如果真正打起来,美国肯定马上对我们关闭,我们的导弹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如果没有自己的系统不行的。我最近看了一篇材料,我们国家的电力系统、交通系统、网络系统、银行系统都广泛使用美国的GPS系统,如果美国人稍加懂手脚,你这几套系统基本上就处于瘫痪,对我们的安全威胁非常之大,我也看到一个情况是这样,大家知道李登辉在96年搞两国论,那时间大陆在台海搞了一个导弹演习,向台湾周围发射导弹,结果在发射导弹的过程当中突然发现卫星系统不灵了,因为当时租用美国的GPS系统,后来调查表明并不是别的问题,主要是人为造成的,美国人有意识对我们进行关闭,像这种情况如果打起仗来,如果没有自己的卫星系统,那不是受制于人吗,将来很难提升作战能力,所以这套系统我吧他列为三大里程碑工程是没有问题的,是航天未来2030年之前也是我们中国航天里程碑的工程。

2030年之前,三大里程碑工程的火箭系统都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来完成的,所以下面我就讲中国航天的基石、摇篮在哪里。

第四部分来看一下中国航天的基石和摇篮就是火箭技术和火箭研究院,无论那个国家搞航天都是从火箭的研制起步的,火箭是一个国家航天能力的标志和基石,可以这么说,火箭的能力有多大,意味着这个国家进入的太空有多大,火箭的水平基本上就代表着航天的水平,目前我们国家在世界俺的航天领域里之所以能处于前列,我给大家可以做这样一个负责的描述,世界航天大国有几个,如果要排方阵的话,排三大方针,美国俄罗斯第一方阵,二方阵有这么几个,日本、欧空局、印度,还有中国,在第二方阵在这几个国家当中应该说中国处于前列,为什么,你想我们第二方阵的几个国家至今没有哪个国家能搞载人航天,中国是第三个,将来我们的空间站完成了,我们可以更自豪的说,在今天这个世界上能独自建立空间站的只有中国一个,美国、俄罗斯是很多国家完成的,第二方阵当中我们国家处于旗哪里,之所以是这样关键是火箭技术处于前列,大家看在屏幕上展示的火箭是我们长征二号火箭,它的可靠性0.98,安全系数0.997,讲这样一个问题,有些同学会问,为什么日本欧空局论经济实力论技术实力总体上应当说比中国强悍,但是为什么无论日本还是欧空局都搞不来载人航天的,我相信这两个国家和地区都能造出先进的飞船,我也了解到日本已经培养了自己的宇航员支队,但是,无论是日本还是欧空局至今不能够实施载人航天,关键是没有这种先进的火箭,大家看长征二号火箭的可靠性是0.98,什么意思,含义是,这种火箭进行100次发射,只有2次失败的可能,成功率98%,安全系数0.997,是什么意思呢,我把这两次发射失败变成1000个发射失败的因素,概率论上有个叫样本的概念,如果有1000个失败的样本,这1000个因素当中可能危及宇航员生命安全的只有3个,那尽管失败了,但997‰个失败的因素宇航员的生命安全是可以保障的,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这个火箭的内部有两套系统可以基本上保障宇航员的生命安全,第一,火箭内部设置了一个故障机动检测机,火箭在飞行的过程当中,由于受太空环境的影响出现的可能危及宇航员生命安全的故障超过了门槛值,这套系统就会发出一个信号,大家看这个火箭和其他的不一样,有个尖尖的,叫做安全逃逸系统,周围有一个开口向下的喷管,是将四个固体发动机,这四个开口向下的喷管,逃逸系统接到指令之后,就点火把宇航员从太空舱和火箭分离带到一定高度,降落伞打开,宇航员安全返回地面,通过这两套系统可以基本上保障宇航员的生命安全,为什么不能绝对保证啊,还有3‰不能绝对保证,那大家想一想啊,火箭没有这样的先进可靠性,没有这样的安全性我们能够中央电视台向全世界现场直播吗,我看不敢这样直播,风险太大,你看从神舟五号到神舟七号,这三次载人飞行中央电视台都是向全世界现场直播,现场直播大家可能都看过电视直播,只直播火箭起飞到火箭把飞船送入预定轨道,一个是586秒,这586秒没问题了,基地的一号指挥员宣布,飞船进入预定轨道,星箭分离,一旦发出指令以后,这个时候胡锦涛总书记就可以宣布中国载人航天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发射成功了,到这时候他就可以宣布,实际上载人飞船是三大阶段,成功发射、成功运行、成功返回,但是呢,最让人担心的、最让人激动人心的就是火箭飞行的586秒,如果在586秒期间火箭一旦出了问题,宇航员的生命安全是可以保障的,但是这次发射失败了,我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那不是说是航天一院人――就是我们火箭人的,因为火箭发射对他的压力最大――在全国人民面前丢脸,而是中国人在全世界面前丢脸,这个压力非常之大,这因为有这样高的可靠性、安全系数,我们才能够从容地实现中央电视台向全世界现场直播,那么,说火箭技术是航天的基石,是中国航天事业走过了50年,火箭技术也实现了很多次跨越,实现了由单级火箭向多级火箭、由一箭单星到一箭多星、由常温推进到低温推进、由液体推进剂到固体推进剂、由串联到并联、由低轨道到高轨道发射能力的历史性跨越,这里面有八个历史性的时间节点,标志性的时间节点给大家展示一下,可以看到火箭技术的确是指引了中国航天的发展,大家看,第一个标志性的时间节点是1970年的424号,我们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大家如果有机会到我们研究院去,我们有个中华航天博物馆,在那个博物馆里面有长征一号的运载火箭的真实运载火箭,还有真实的东方一号卫星,因为卫星当时做了三颗,发射一颗,还有一颗存放在博物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也在那个地方,这是他的标志性的意义,中国航天从1970年的424号这一天正式拉开了序幕,像我这个年龄的人当时都听到了东方红一号传递的《东方红》乐曲,当时我们非常振奋,虽然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大家受苦、也吃不饱肚子,虽然那时候很穷,但是国家能够实现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对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是一个极大的振奋,所以这是他标志性的意义,中国航天从这一个时刻拉开了序幕,我是这么说,搞航天的如果记不住这个时间就像中国人记不住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哪一天成立的一样。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不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哪一天成立的,你作为一个航天人不知道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哪一天发射的,那不应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第二个时间节点大家看,1984年的48号,我们的长征三号甲火箭成功发射了我们国家第一颗地球同步通讯卫星,这是火箭技术一个非常大的台阶,在这之前,火箭只能发射低轨道,200~300公里的载横,到这个时间我们完成了三级火箭的研制,我们能够把卫星送到三万六千公里的高度,实现了发射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能力,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也叫做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说它静止并不是这个卫星在地球三万六千公里的高度静止不动,它是围绕地球旋转的角速度跟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完全重合的,所以看起来它是不动的,正因为它不动才可以传输电视、电话信号,我们今天看到的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好多都是这种卫星来传输。

地球上任何两点的即时通讯完全可以,你像在美国要搞一场足球比赛,为什么在我们国家可以现场就接收到,大家想一想一颗卫星能不能实现,它他是不能够实现的,它只能够覆盖120°的区域,至少需要两颗卫星才能完成,但是动作是瞬间完成的,对火箭来说,能够发射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火箭首先实现了三低:低温推进剂,实现了三级发动机在真空状态下二次点火这种高技术,我们的航天之所以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主要是三级火箭这种低温技术,所以它的标志性意义非常之大。再看第三个时间节点,1996716号,我们国家的长二捆火箭成功发射了澳大利亚的“澳星”,实现了火箭助推技术的历史性的突破,这是一个火箭发展史上的非常大的台阶,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长二捆捆绑技术的突破,载人航天就不能实现,在一级火箭的周围捆绑了四个助推器,为什么呢,因为要提升火箭的运载能力不能够靠以为加速火箭直径,也不能靠一味加长火箭的长度,它只有在一级火箭上捆绑助推器来提升火箭的运载能力,事实证明这个技术是非常有效的,大大提升我们火箭的运载能力,现在世界航天大国基本上都采取这种捆绑技术,它的标志性的意义就是为后来的载人航天奠定了捆绑技术的基础,在这里给大家说一段,这枚火箭的研制成功当时在国内影响很大,我们航天一院用了18个月的时间从立项到首推成功,创下了世界航天史上非常令人赞叹的奇迹,当时很多美国专家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都非常赞叹,说中国人真正创造了航天的奇迹,很难想象一个国家的火箭航天技术能够在18个月的时间从无到有、到首推成功,这个长二捆火箭发射成功以后当时的北京市市长是陈希同,陈希同后来出问题了,到航天一院去视察,当时正好是宣传长二捆,陈希同看了航天一院的设备之后发出了一个赞叹,说“你们中国航天人真是金玉其内,败絮其外啊”,你看,贾宝玉是“金玉其外,败絮其内”,他反过来说我们,我们中国航天人是金玉其内,败絮其外,什么意思呢,很难让外人想象的处理能够在这样一个破旧的厂房里面、这样陈旧的设备能够开发出这么先进的设备,他很赞叹。看第四个时间节点,就是199428包,我们的长征三号甲火箭首推成功,长征三环号甲火箭是在长征三号火箭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个火箭,基础是长三,同样是三级,但是他不是长征三号甲火箭的简单改进,他的标志性意义一个是提升了三级火箭的运载能力,能把1吨重的有效载横提升到3吨,也就是说从长征三号甲火箭开始,我们国家的火箭可以实现把3吨以上的有效载横送到三万六千公里的高度,原来就是1吨多,现在能达3吨以上,这个能力是一个极大的台阶,现在我们嫦娥工程、北斗工程主要是靠这种火箭,所以它将是我们将来实施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实施嫦娥工程的主推火箭,所以这个火箭是一个金牌火箭,从来没有失败过,现在已经连续三十次成功,这四个时间节点都很重要,都很有标志性意义,第一个是19991120号,我们的长征2号火箭成功发射神舟一号飞船,大家知道美国、俄罗斯在正式上人之前进行了很多次发生,我们国家正式上人之前只进行了四次无人飞船的发射,神舟1、神舟2、神舟3、神舟4,我作为航天一院的火箭发射队的书记也带领我们这个发射队成功发射了神舟3号、神舟4号飞船,当时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们都非常振奋,应当说从火箭技术来看,我们从19901120号火箭已经具备了载人航天的能力,只不过对飞船还有进行多次的考研,但是多次我们只不过进行了4次,因为载人工程非常庞大,载人工程一共7大系统,我们火箭系统算是其一,火箭系统、飞船系统、航天员系统、航天乙炔系统、发射系统、发射舱系统、测量船系统,非常复杂,如果国家没有经济实力支撑是搞不了载人航天的,所以这个意义很大。第六个时间节点就是我们的神舟五号发射成功,20031015号,圆了咱们中华民族千年的飞船梦想。第七个时间节点,20071020号,我们的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开启了我们国家深空探测的新纪元,也实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千年不遇的梦想。第八个时间节点,2008922号,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国宇航员首次太空行走。这8个时间节点说明中国航天的发展的基石是火箭技术,接下来我们看中国航天的摇篮在哪,中国航天的摇篮是中国火箭技术研究院,简称火箭研究院。研究院的第一个院长是钱学森。火箭研究院在中国航天的地位和影响是极其特殊、极为重要,概括起来是四句话:“火箭研究院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为什么是发祥地呢,有两点可以证明,第一,中国的第一枚导弹是在这个研究院仿制成功的,仿制成功的时间是1960115号,大家有机会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可以看到武器馆的大厅,这枚导弹还矗立在那里,叫做东风一号,他是我们国家仿制苏联的成功的第一枚导弹,那严格来讲,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真正起步是在1960年的115号,大家想一想1960年的115号是个什么日子,它正好是赫鲁晓夫撕毁合同、撤走专家的整整一年,那个时候苏联派了很多专家帮助中国搞航天、搞火箭、搞导弹,我们院住了很多苏联专家,但是中苏两党的关系后来严重恶化,赫鲁晓夫就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实际上给我们留下一个烂摊子,大家还没进入状况呢,结果专家走了,留下了一堆烂摊子,正是在这样一个条件下面,中国航天人那时候叫发愤图强,那个愤不是奋勇前进的奋,而是愤怒的愤,经过短短一年的时间就把这个东风一号导弹仿制成功、发射成功,当时毛主席有一段风趣的话说,“应该给赫鲁晓夫发一个一吨重的勋章”。毛主席不愧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他的意识都是很辨证的,反正穷则思变,压力就是动力,中国人就善于在压力面前干出一番大事业来,说实话,如果没有这种撕毁合同、撤走专家的压力,一年时间能不能拿出东风一号导弹还是个问题,这是在我们研究院发射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火箭。长征一号火箭也是在我们航天一院发射成功的,因此航天一院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这一点在中国航天界是没有异议的。第二句话,“火箭研究院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大本营”。我刚才给大家讲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目前一共是13个型号,我们火箭研究院为主研制的是11个,还有两个型号的运载火箭是在上海航天局,它在我们这个集团公司排序是第八研究院,对外还有一个名称叫“上海航天局”。上海航天局承担两个型号的研制,主要发射气象卫星、资源卫星,刚才讲了三大里程碑工程的发射都是由航天一院来完成,我们是研制了11个型号,那么,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从70420号到上个月的10号,一共进行了137次发射,航天一院完成了101次,上海航天局完成了36次,因此无论是型号与规模,还是航天发射的次数,航天一院都是中国航天系列运载火箭的大本营。第三,航天一院是我们国家最大的运载火箭和导弹武器的研制基地,它的两大主业就是中国航天的两大主业,中国航天的两大主业第一是研制以各类导弹为中心的武器装备,第二它是研制各类运载火箭进行太空开发、深空探测,这两大主业都在航天一院,因此,火箭研究院的发展史就是整个中国航天发展的缩影,更重要的是,航天一院、火箭研究院是我们国家唯一的地地战略终极导弹的研制基地,终极导弹没有第二家,只有航天一院一家研制,我们火箭研究院的历史使命是这八个大字――“引领航天,追求卓越”――当时院领导在讨论我们院的历史使命的时候还是有一个认识的统一的过程,我们有很多顾虑,如果把火箭研究院的历史使命定位为“引领航天”,那我们上面的集团公司怎么看,其他研究院怎么看,航天科工集团怎么看,后来我们领导班子经过讨论,不管我们集团公司怎么看,也不管那个集团公司怎么看,不管其他研究院怎么看,我们研究院的历史使命就这么定了――“引领航天,追求卓越”。事实,这么定了以后,据我了解,在集团总部引起了一点小小的反响,最终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声音,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或者反对的不赞同的声音,那证明航天一院在中国航天界的引领航天发展的定位是被广泛认同的。第四句话,看一看,航天一院、火箭研究院是中国航天高端***************的聚集地,中国航天科技工业的领军人物比较集中的出自火箭研究院,我说的高端***************也好,航天科技工业的领军人物也好,他不是指院级领导,而是指集团公司主要领导、重大工程的总设计师还有两院院士,还有重大型号的总指挥。给大家展示几个人物,这个人物――孙家栋,现在中国航天两大集团都在开展向孙家栋学习,如果把钱学森作为第一代中国航天的代表,那么孙家栋就是第二代航天人的代表,我们中国航天五十年来一共两个人物入选中国科学技术最高奖,孙家栋是其一,前年胡锦涛总书记亲自给他颁奖,我们中央领导最近号召科技界的向孙家栋学习,科技界不光指航天,这个人也是从航天一院成长起来的,曾经是我们一院总体设计部的一个司主任,后来因为要搞卫星,要成立第五研究院、空间技术研究院,把他从我们研究院调过去,后来他就搞了卫星,搞了飞船了,但是真正基础的关联在一院。大家看这位,王孺子,使我们院的院长,载人航天七大系统的总设计师,也是两位入选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人物之一,那一年是江泽民总书记给他颁奖的。再看一位,中国航天少帅,张庆伟,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这个人在中国航天界的影响非常大、威信非常高,曾经是航天一院的副院长,进入集团公司当老总,又进入国防科工委当了八个月的主任,被温家宝总理委以重任,现在担任中国商用大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正在攻关中国的大飞机C919,大飞机的定义,150个座位以上的飞机才叫大飞机,目前在世界上能够生产制造大飞机的基本上就是波音、空客,还有俄罗斯的E6C系统,只有这三个国家、地区能够生产、制造大飞机,大家想一想我们这个国家使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另外四个常任理事国的国家元首出访都是坐他本国生产的大飞机,只有中国的国家元首出访坐别国生产的大飞机,这个和我们国家的地位极不相称,大飞机也是一个国家的名片,这个月17号是中国航空工业成立、创建六十周年,国家进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航空集团的老总林左鸣最近在《人民日报》发表一篇很有分量的文章,我也看了,林总的文章当中有一个非常令人振奋的提倡,十二五中国航空人一定要拿下航空大飞机的发动机,主要是发动机,如果航空大飞机发动机不能攻克,我们大飞机永远形不成自己的东西,所以张庆伟现在承当的使命也是非常重大而光荣的。这位徐大哥是航天科工集团的,刚才讲漏了,这两大集团公司有一个分工,基本上是这样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就是我们这个集团公司,它就是中国航天两大主业,一个是研制各类导弹武器装备,一个是研制各类运载火箭,发展各种卫星,进行太空开发,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他没有航天这一块业务,他主要是从事两个型号的导弹的研制,一个是空防型号,研制各类空防导弹,专门对付敌方的空中飞行物,以航天科工集团的二院为主,还有一个型号的海防型号,专门研制对付敌方海上目标的导弹,另外他还研制一些地地的战役战术导弹,他主要从事导弹的研制,海防、空防、部分地地战役战术导弹,这个集团就是徐大哥担任老总的航天科工集团,因此他对外有一个名称叫“防务公司”,没有航天这一块业务,主要是搞武器,所以你们要了解中国航天的发展到航天科工集团去看,不接待,因为武器是保密的,只能到航天科技,到航天科技你要全面了解航天就得到航天一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所以我说,了解了航天一院基本上了解了中国航天,不了解航天一院基本上不了解中国航天,是这么一个关系。再看一位人物,这位是我们前任的国家航天局局长刘纪元,也是我们航天没分家那个时候的老总,他和我们的李鹏总理是同班同学,所以在航天界也是德高望重的一位,这位陈炯华现在是我们国家现役航天局局长,工业信息化部副部长兼国家国防工业局局长,还兼任中国探月工程的总指挥、领导小组组长,他曾经是航天一院的办公室主任,所以现在任务很重,探月工程的总指挥。再看这位,探月工程的总设计师吴伟仁。展示这么七个人物就说明航天一院是航天高端***************的聚集地,我们这个研究院建院50周年以来一共培养了24位两院院士,两弹一星一共23位,我们研究院占了6位。

所以第四个题目就给大家讲,航天发展的基石――火箭技术,航天的摇篮是火箭研究院,我们看最后一个题目,中国航天精神对***************成长的感召和激励。航天事业跟其他国家任何一个行业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他在国家发展当中的地位和影响比较特殊,比较重要,概括起来是四句话,中国航天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地位是四句话的概括,第一,维护国家安全,没有导弹国家没有安全;第二,带动科技进步,航天是高科技带动很多科技方面的发展;第三,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因为军工技术可以转换为很多民经,我们现在军工已经进入国民经济主战场;第四,增强民族凝聚力,将重大型号发射成功极大的振奋了我们国家的民族凝聚力。是四句话的影响力。那么中国航天人的历史使命是八个大字,科技强军,航天报国。四句话的概括和八个字的概括充分说明航天事业、航天精神最能够激发海内外的炎黄子孙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我们每一次航天的重大发射应当说是举世瞩目、举国关注,成功之后引起的国内外的反响是强烈的,也是其他的行业的成就很难比拟的。刚才我说了我今年从事航天就进入35个年头,要问我这段人生经历有什么样的感悟,我的回答是,作为一个航天人很自豪、也很光荣,我还有一个感悟是,中国航天精神对***************成长激励作用和感召作用非常之大,2006年,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2009年钱学森逝世之后我们对老一辈的中国航天人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进行了总结、概括、提炼,我们概括为八个字,钱学森这一代的航天人留给我们的八个字,“爱国、科学、创新、奉献”,就是航天人用成功报效祖国,崇尚科学、追求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是航天事业持续发展的不竭的动力,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实现振兴的精神瑰宝,火箭研究院作为航天事业的发祥地五十多年来也积累了我们火箭人的精神,是“四永”精神,“永不停步,永攀高峰,永保成功,永创一流”,这是我们火箭人的精神,大家想一想火箭的的牌子叫长征,当时是一个终极设计部的设计人员提出来我们的火箭叫什么牌子呢,他建议最好叫做长征,后来领导听取这个建议非常好,寓意着我们中国航天的事业也像我们国家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样。大家看这“四永”当中最核心的是什么,最核心的是永保成功,永不停步,永攀高峰,永创一流,最终都是为了永保成功,大家知道邓小平同志生前有一句话,“发展是硬道理”,在中国航天界,在我们航天一院,大家都要讲成功是硬道理,成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原则,为了成功我们什么都可以放弃,所以,航天人在成功面前什么都可以放弃,我们航天人对质量的理解跟一般人的不大一样,我们对航天质量的管理理念是,质量是政治,质量是生命,质量是效益,我们认为航天产品的质量首先是政治,大家想一想,我给大家说一个例子,就是国庆50周年前夕,中央军委给火箭研究院、给我们航天一院下达的命令是,必须在国庆50周年前夕拿下第二代战略终极导弹,按时参加国庆50周年阅兵,如果我们不能够按时拿出,将来我们怎么对国家交代,我们这个政治压力很大,这种任务的政治含金量非常大,所以质量首先是政治。我还有一个不一定合适的比喻,我说,国内游两个姓张的都很有名气,我们中国航天少帅张庆伟老总,刚才给大家展示了,那是在中国航天界非常知名的人物,对航天的贡献很大,在航天的威信很高,另外中国海洋一个姓张的,海尔集团的老总叫张瑞敏,在今天这个世界上凡是有太阳的地方就有海尔集团的广告,海尔集团非常厉害,在经济领域里面,海尔集团绝对是经济大腕,但是,我相信张庆伟的火箭只要出现问题一定比张瑞敏的冰箱出了质量问题对国家的影响大,他一定是这样,我不是说冰箱不重要,冰箱也重要,冰箱出了质量问题直接可能影响到企业的效益,火箭出了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国家形象,政治含金量是不一样的,大家看航天人对质量管理的理念有一个质量问题规定方针,很多企业家到中国航天去考察,对航天质量问题二十个字的傀儡方针都非常赞叹,他们认为这二十个质量问题傀儡方针可以评航天质量管理的诺贝尔奖,我给大家讲这二十个字什么意思,航天产品出了质量问题,首先定位要准确,是什么问题要搞准;第二,积累情绪,什么原因找得不准;第三,故障出现还要设置一个环境使这个故障重新出现,它才是可靠的,不能够重新出现,它是靠不住的;第四,措施有效;第五,举一反三,如果说这次资料事故是因为这个源部件出了问题,那我要把所有火箭上的这个源部件通通拿下,就像现在的日本丰田汽车,老是有一个汽车召回是一样的,一辆汽车出了问题,都得召回。航天质量管理就是这个概念。中国航天人对成功和失败的理解,跟社会上有可能不同,我们对成功和失败是这样理解的,尤其是中国航天火箭一院人,失败不起,没有退路,只能成功,我们不论是哪一次发射,我们从来都不能够从容,都没有从容过,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都是以失败不起、没有退路、只能成功这种心态实施每一次发射。我们对失败和成功的理解是这样,“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可能是失败之父”,这两句话的解释是这样,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有前提,是失败之后是由正确的总结经验、坚定必胜的信心,这个失败才能够成为成功之母,成功可能是失败之父,在连续成功的形势面前,如果我们不能够保持高度的清醒,如果我们麻痹下来,松懈下去,这个成功就可能导致失败,我们一院的火箭发射从96年到今年的4月份一共连续成功了62次,这在世界航天史上是个奇迹,大家知道刚刚过去的2010年,世界上航天大国一共失败了8次,我们从96年到现在连续成功了62次,去年失败最惨的俄罗斯的一箭三星,格罗那卫星,本来是2010年年底要投入运行,一箭三星,结果因为火箭的助推器出了问题,这三颗卫星都栽倒大西洋去了,所以这个格罗那卫星就没法按时运转,这个大大推迟他的运行时间,美国也有失败,印度、日本也有失败,唯有中国航天保持了连续62次成功,但是我们的领导总是告诫我们的试验队员,一定要保持高度的清醒,连续成功的考验比连续失败的考验更加严峻,成功是昨天的故事,不意味明天就能成功,同样一个型号今天发射成功了明天不一定发射成功,所以我们总是理解这个样子,所以张庆伟老总告诫我们,搞火箭的火箭研究院一定要保持一种心态,永远都是一个新的开始,重大型号发射成功,其他的研究院可以高兴几天,航天一院只能高兴一天,明天就得重新开始,为什么是这样,火箭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行业,火箭事业是永远失败不起的事业,永远不能失败的事业,为什么是这样,因为火箭是一个运载工具,卫星、飞船包括战略核弹头都在你这个上面放着,你如果失败了,不仅把你这个成果毁于一旦,也把别人的成果毁于一旦,这个失败的责任是承担不起的,所以火箭事业是永远不能失败的事业。因此,本着这样的理念,我们航天一院人、我们中国航天人把成功看得高于一切,为了成功什么都可以放弃,在这里面我给大家讲,有两种途径是最难放弃的,就是,一,在市场经济的面前,巨大的物质利益诱惑是很难放弃的,但是中国航天人、航天一院人面对物质利益的诱惑在成功的形势面前他是可以放弃的,为了成功他就可以放弃,为了航天事业。我给大家讲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航天一院有一个西工大毕业的一个非常瘦弱的女同学,到了航天一院工作,在总体设计部,由于她的技术非常强,被委以重任,担任第二代战略终极导弹的主任设计师,总体部的主任设计师意味着她对战略导弹的总体系统技术是非常清楚的,任何一个系统都非常清楚,当时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一个外企三次登门聘请她去外企工作,大家知道上个世纪90年代是个什么年代,在我们航天界正是搞导弹的漫长时代,我们的工资很低,外企的班车开到我们的大门口,把我们的优秀***************拉走了很多,当时有些重要的研究所领导非常着急,没有人干活,关键***************都流失严重,这个老板三次登门到主任设计师家请她去,月薪一万,90年代中期月薪一万,这个是巨大的物质利益诱惑,后来这个女同学不为所动,她说,我这一生就愿意献身中国航天,后来这位女同志事业发展的也可以说很快,现在被委以重任。

各位同学不大了解的就是文化大革命当中那种派性,文化大革命航天部、七机部有两大派,一个是915,一个是916,文化大革命的派性那要放弃是非常困难的,如果这个家庭夫妻两个各执一派,那这个家里面就很难是一个和谐的,他可以做到不在一块吃饭,很难调和,七机部的两派当时武斗闻名全国,那是江青直接操纵916的头头,周总理非常担心中国的航天事业受影响,他接见两派的头头一共接见了38次,就在中国那种年代,总理、一个堂堂大国的总理日理万机,单就接见七机部的两派就38次,但是总理费了这么多心血,他最终没有调节两派的矛盾,两派仍然不放弃派性,到什么程度,68年的68号,这两派在我们南苑大院门口打了一场派仗,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大棍,又粗又长的大棍,在那打仗,一阵乱棍就把当时703所所长,703所是航天材料研究所――国内唯一的一所航天材料所,水平最高的航天材料研究所,这个所长是航天两弹一星的元勋,23位有他,叫袁同斌,是留学英国剑桥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一阵乱棍打死,那致命的一击最后查不出是谁打的,这个消息报到周总理那个地方,周总理气得拍桌子,航天事业在那个年代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但是,尽管在这种环境下面,围绕成功派性可以早到暂时放弃,我在建院五周年的时候从我们那个情报研究所搜集出来一段声像资料,那里边反应出一段真实的情况,就是69年的一天,两派在终极部大楼,把终极部大楼包围了,在那里打派仗,69年是什么时间,是东方红一号卫星即将发射,这个火箭的发动机要在地面试测,因为火箭的发动机不试测是不能上天的,参加发动机试测的这些人都被困在这个大楼里面出不来了,后来有一个人出来一个主意,说,我们能不能当中谁的嗓门高谁就出去给大家说一下,今天有重要的试验任务,关系到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看看可不可以,最后一个人说了以后,混乱的场面顿时就平静下来了,人们自动散开一条道路,让这些试验队员出去,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些试验人员当中,那几十个试验人员也不是清一色的,也是两派的。到了试验现场,谁都不再提派这件事,全身心的投入试验,按时完成了试测任务,保证了东方红一号按时发射。航天人、一院人就是这样在成功面前什么都可以放弃,我为什么举这个例子,派性是最难放弃的,这就是中国航天的精神,用成功报效祖国,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航天人这种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用成功报效祖国的精神也感染许多优秀学子,向往投身航天。浙江省平都市有一个黄姑中学15年以来开展了一个什么主题德育教育活动呢,就是“不学歌星追科星,学航天人以报国志”这样一个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大成功,吸引好多学生到这个学校念书,他这个学校把每年322号确定为追科星日,每年322号这个学校的学生就给航天的科学家写信,今年322号我收到了两位学生给我写的信,他们表达了对中国航天人发射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的衷心的祝福,我也及时给他们回了信。国内有一个著名的教育家叫徐国静,他这么多年推进了一个教育创新活动,叫做“月亮与神箭同飞”,在大连、在满洲里、上个月在香港搞了活动之后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我也在香港科技大学搞了一次演讲,应当说激起了香港大学生对中国航天的了解,对中国的正义感。那么在即将结束我的报告的时候,我想强调的是,科技和教育一定是我们民族振兴的两大翅膀,而教育更带基础性、战略性和全局性。

中国航天是高科技的技术体现,而每一项重大航天的成就都是国家教育和航天***************强力支撑的结果。我所在的航天研究院每年从著名高校要引进600个左右的学生,那这些都强力支撑了我们国家教育的发展。

航天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他有航天人自己的协同,更有全国大协同,强力支撑的结果,也衷心期望咱们西北农林科技大的同学继续关注中国航天的发展,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奋发努力、建功立业,也衷心的期望我们西北农林科技大的优秀学子在为发展祖国现代农业的历史性奋斗当中书写自己的壮丽篇章。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