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素质教育报告会之一百零一——根植传统,意在创新_共青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委员会 - 素质报告厅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素质报告会» 报告会快讯

溪涧岂能留得住 终归大海作波涛

  来源:团委宣传部| 作者:王含 甘露 李童舒/文 董超/图

  为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11月12日晚,著名军旅书法家毛广淞受邀前来我校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知识盛宴,本次讲座以“根植传统,意在创新”为主题,吸引了众多学生前来观看,现场座无虚席。

  毛广淞,1955年生,江苏涟水人,笔名森翁,号无岸,松韵斋主,武警总部大校警官,中国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2013年9月,国内最大电脑汉字库企业北大方正,将爨体字以毛广淞名字进行命名,并将“毛广淞爨体”与其他如启功体、舒同体共同纳入中国电脑汉字库。毛广淞表示,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宝贵结晶,爨体字作为书法艺术的一个种类,将对推广汉字起到独特作用。

(图为毛广淞老师在做报告)

    讲座伊始,毛广淞对现场观众亲切问候并表示很高兴来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行讲座。从高山流水到学无止境,毛广淞以传统文化为载体,介绍自己姓名的由来,提起了大家品味传统文化的兴趣,由此拉开了一场文化盛宴的序幕。

   “爨字头,林字腰,大火下面烧”,毛广淞从表形意思,文化释义等多个方面向大家详细介绍了“爨”字,该字从云南历史上的爨姓氏而来,亦有军事武器之意,讲座中,毛广淞还向大家介绍了许多爨氏家族的名人,使大家对爨字的理解更进一步。

     爨体是云南曲靖地区百姓为了纪念曾创造古南中地区辉煌历史的爨氏家族所定名的书体。爨体历史悠久,堪称中国文字演变的“活化石”,现有实物《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史称二爨碑,康有为奉其为书法之至,称爨体“朴厚古茂,奇姿百出”。

    在毛爨体的创作上,毛广淞从碑隶入手,结合适当变化,使作品的传统笔墨与现代审美情趣相结合,让爨体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我创作毛爨体三十年,一直坚持了三不,不变决心,不懈努力,不惜自否。”从青年时期开始,毛广淞对书法的热爱就十分热烈,为了得到一本书法书,他不惜长途远行,二十年来,他将自己的业余时间都奉献给了书法。

   毛广淞老师的讲座,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针对性较强,使在座同学认识到书法的探索研究需要大量时间,极有可能是横跨几代人的长期历史过程,现场观众同学说:“能够参与这次书法报告会感到十分荣幸,这对我们日后学习生活中进一步摆正对书法的态度,增强今后传承和发展书法艺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指正了方向。”作为新时代青年,肩负文艺创新的重任,广大西农学子应当从现在开始“认真想,开始做”。学习老师刻苦钻研、不懈努力的坚韧精神,投身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伟大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