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感想

敢问路在何方

来源:桑园服务队   作者:高争   发布日期: 2011-08-31 浏览次数:

  今天距离我离开桑园自然保护区以近一个月的时光了,可山里的所见所问依旧清晰可见,如昨日经历一般:那山,那水,那勤劳的人们以及那一张张朴实的面孔将永远储存于我脑海的记忆中,鞭策着我努力,上进,去尽己所能,做些有益于山里人的事。

  谈到大山,印象中的她是山清水秀,资源丰富,而大山中的人民更是勤劳朴实,的确,此次WWF秦岭青年使者之行见证了我们对大山的印象,也使我对大山又有了新的感受––山路实则无路。以前,在陕西电视台的朝阳行动中也曾看到过关于集资帮山里人修路的报道,可当时并没有太大的感触,但当我身临其境,真正置身于其中时才真正意识到原来山路是何等的难走,并且往往伴随着天公的不“作美”人们还无路可走。接下来我就谈谈我们调研中遇到的情况吧。

  小川子村是我们桑园服务队调研的最远的一个村子,近两个小时的山路使得我们的队员们都汗流浃背,沿途的经历更是告诉我们,原来山路就是沿河而修的,随时都会被山水冲垮的,又伴有好多积石的“沙石”路。刘叔叔一家就是我们在小川子四组遇到的常年累月不得不忍受这样的山路的典型代表。当阿姨看到我们WWF的旗帜和队服时,正在田地里忙着锄地的她欣然放下锄头,高兴地和我们聊了起来。最后当我们问及阿姨有什么难处时,阿姨不假思索的就说起了门前的山路。

  住在和去过山里的人都知道,山里的房子大部分都是建在两山之间,而这些地带往往都有河流经过。或许,大家觉得这并没有什么,有山有水岂不更好。其实这对山路来说就是一个极大的克星,山里雨多,随意下一点河水都会上涨,而导致的结果就是河路不分,积石遍地,又一次清理积石便不得不展开了。阿姨说,门前的山路是自己和丈夫一石石的砌出来的,由于劳动力不足,当时的石头还是从河里借助牛力用牛拉车拉出来的。砌成之后,用了一段时间,后来请说国家实行道路硬化,帮助农村修路,她欣喜若狂,谁料一场大雨就使得自己几十年,村庄几代人的梦想彻底破灭了––以前弄好的路基全被冲垮了,眼看申请的铺水泥路就这样泡汤了。当说到这里时,阿姨的声音明显嘶哑了许多。眼望着这条蜿蜒曲折、昔日通有班车的的山路,如今骑摩托车都显得困难。他们只是一个小小的村子,距离江口镇还有十几里甚至几十里的山路要走,别说是去县城,就是镇上,如果步行,来回也将花去他们近一天的时间。他们也并非最远的住户,再往山里进,大约几公里处还有两个村子,如此算来,那么这些人去趟镇上或是县城又该花去多长时间呢?由于交通不便,他们有的人一年到头就去一次镇上或是县城,那就是在年关时去办年货,由于交通不便,他们的土豆只能烂到家里,只能喂猪,由于交通不便,山里的孩子过早的步入了社会,离开了那个有着走不尽的山路的地方,一起奔向了有着宽阔大道的城市。是逃避还是无奈,我无从说起。但就他们来说,当自己还年轻时当然可以在外面闯荡,但当他们有了家室,有了孩子之后怎么办呢?一方面,他们得要时刻惦记自己年迈还深居山里的父母,另一方面还得拖着疲惫的身体继续工作养家糊口,所有的这些,对于他们来说未免残忍了点?而所有的这些又是什么导致的呢?交通,山路是影响山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正如政府宣传之所说“要致富,先修路”我好奇的是为什么还轮不到给他们修路,我也急切的想知道什么时候能给他们修上路,也能让他们坐上通往县城的班车。

  当然,修路这也不是说国家或是山里人一方即可做好的事,需要全民动员,全民参与,我们真切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解决这一现状,满足阿姨的愿望,结束那世世代代都走不尽的“无路”生活。

                                                                                  编辑:李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