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第四期观影课通讯稿】听,南京的大钟在悲鸣   

信息来源:人文学院    作者:人文学院组织部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17-04-07
 

为让同学们牢记历史的惨痛教训,培养爱国主义精神,45日晚19:30,人文学院组织部在人文学院模拟法庭组织开展了本学期第四次观影课,大一各班班委到场参与。

此次团课观影课为大家奉上的是经典历史题材电影《拉贝日记》。影片取材真实故事,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主要讲述了一个外国人——约翰·拉贝,被卷入一场在南京展开的战争,却不畏惧危险,以“人道”的名义,拯救一个素不相干的民族的人民的故事。就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人,与当时日本人的疯狂无良、中国政府的软弱冷血、中国人民的麻木不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世界大战的背景下,闪耀着独特的光辉。
    独特的视角,特殊的人,写出了这本特殊的书,拍出了这部震撼的电影,
成功地展示了拉贝先生的心路历程,也让观众触摸到了那段令人不忍回首,却又无法忘记的惨痛历史。透过影片,我们不仅要铭记那段屈辱的历史,更应该关注那些被刺刀逼到角落里却仍倔强地闪光的人性光辉。这种人性中绽放的光辉,在一片黑暗中尤其显得珍贵,因此能够超越民族和国家的界限。 

约翰·拉贝经常被媒体称为“中国的辛德勒”,当面对“不义”时,即使身为一个纳粹党徒,也能够有勇气站出来,去维护内心的底线,并在这个过程中自身的人性逐渐得以升华,最后成为一个“义人”。 他没有满腹的哲理,也没有宏伟的韬略,更不是一个狂热的政客,我们读着他的日记,仿佛漫游在1937年冬天的那座南京城。那座城里只有兽性和人性在搏斗,看到战火之下我们的同胞只能躲在那面偌大的德国国旗下才能觅得求生的希望,看到硝烟中国人涌向安全区抓住救命的稻草,看到许多工人得以生存,只能是因为有几位高大的德国人站在他们身前,不禁让人倍感心酸与痛苦。
  他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诚实质朴的商人,一位有头脑的人,他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他恢谐幽默,遇乱不慌,临危不惧,即使在险恶的环境下依然能保持随和而受到周围人的欢迎。他是一个纯正的人道主义者,他把帮助危难中的人,看作是自己的义务。拉贝仍然坚持着,因为他还要帮助安全区内的中国人民,他工作、奋斗、计划,尽他的全力做他能做的事,甚至在安全区物资短缺时,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  
    拉贝所做的种种,不但是爱,而且是大爱。在一场巨大的民族灾难面前。70年后的我们,仍然能感受到南京那种巨大的沉默背后所积攒的怨念。面对在黑暗中追逐光明的举动,勇敢者会感慨光明的珍贵和自我救赎,怯懦者会哀叹人生的虚无和自我欺骗。但无论如何,那丝光明总是存在的,只看我们如何去选择、如何去看待。

《拉贝日记》中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场景,让现场的气氛非常压抑肃穆。随着影片剧情的深入,日军暴行的深入描写,让同学们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影片结束以后,同学们的心中仍然非常难受,给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观影课后,同学们或沉默不语,或忿忿不平。大家都因日军的暴行感到愤恨。这一段几十年的历史,诉说了一个支离破碎的国度里人民的悲惨。但正如拉贝所说:“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拥有了希望,一个民族才能挺直腰板站起来,一个国家才能从悲惨的历史中抽身腾跃,保留希望,以史为鉴,我们在希望中成长,在希望中蜕变


编辑:0     终审:0